刘禹锡《秋风引》张祜《题金陵渡》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使用的意象特点。(3 分)
(2)两首诗在描写景物的方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两首诗在表达感情方面是相同的,都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但选取的意象是不同的。刘诗选取了秋季的独特景色“ 秋风”“雁”等表现凄婉的环境,以“秋风”为主体内容体现秋季特点,从而表现诗人羁旅之思和思归之情。张诗选取渡口作为抒情的载体,以长江涌潮、斜月当空、对岸灯火等体现羁旅之思。

(2)两首诗都使用了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刘诗首句显示秋风忽至的特征,第二句写耳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绘声绘影。后两句把笔触从秋空中的“ 雁群”移向地面上的“ 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的“孤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张诗前两句写羁旅之愁,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楼里,因为远离了家乡,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淡淡的乡愁。三、四两句从“ 自可愁”引出。因胸怀愁闷,所以深夜难眠,在小山楼上推窗远望,只见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茫茫江面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江上清丽的夜景描绘得美妙如画。

附赏析:
《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写诗人的旅夜愁怀,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意。
这首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20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3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4

相关推荐

  • 写爱情表白唯美诗词

    写爱情表白唯美诗词   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他就不在乎陪你逛街会浪费他多少出去自由的机会,因为他甘愿失去那种所谓的自由,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爱情表白唯美古诗词,欢迎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199
  • 岑文本传文言文翻译

    岑文本传文言文翻译   岑文本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唐朝宰相,文学家。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岑文本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岑文本传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

    2023年1月6日
    261
  •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

    2022年11月28日
    216
  • 《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师说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 或师焉,或不焉(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2023年1月3日
    199
  • 《孙登验丸》试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

    2022年12月27日
    227
  • 常建《三日寻李九庄》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 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 直到门前溪水流。 (1)这首诗的二、三两句运用的典故分别出自于古代散文名篇《 &nbsp…

    2023年4月4日
    2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