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阅读答案附赏析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注】 ①这首诗作于元顺帝元年寒食日祭扫祖墓时。作者的先祖虞允文曾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大破金兵,暂时稳定了南宋局面,但最终宋朝还是灭亡了。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江山信美非吾土”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2.你是如何理解诗中“啼鹃”这一意象的?请结合末句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联系注释里面的写作背景和诗歌的前两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这首诗的首句与其它诗歌不同,开篇作者即直接入题,把感情寓于其中,赏析这首诗歌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答案:这首诗表面上是教育子侄们不要忘记祖宗故土,表现了殷切的思乡之情,但字里行间又处处婉曲地流露出兴亡之感。(2分)“江山信美非吾土”,面对大好河山,作者突然意识到这已不再是宋朝的天下,亡国之隐痛顿时涌上心头。首句直扣诗歌的主旨,增强了全诗的悲壮色彩。(3分)
2.解析:本题考查对意象的鉴赏能力。“啼鹃”这一意象,要结合自己以往学过的知识来加以理解。诗歌的最后一句,一语双关,既有字面意义,也有深层次的亡国之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整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案:啼鹃,相传为古代蜀主望帝之魂所化,啼声甚悲,往往用来寄托国家的兴亡。(2分)这首诗末句语意双关,明写暮春杜鹃哀啼使人难过,暗中寄托了国家兴亡的悲戚。语意含蓄,隐晦曲折而又感情深沉。(4分)

【赏析】
寒食时节,诗人与族中后辈祭扫先人之墓,不禁感慨系之。首句以三国时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曾何足以少留”语意,抒发故土之情。意谓此地虽富饶美丽,却非故乡,不免有漂泊离根之感。虞集家乡本在四川,自其父迁居江西,至今已有多年。面对葬于异乡的先人坟茔,故土之思就更加强烈了。富足的江南水乡,怎能隔断对蜀中故土的深切思念。每当清晨醒来,杜宇之啼声声萦耳,此种情怀更显得刻骨铭心。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20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4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4

相关推荐

  • 循吏列传文言文习题

    循吏列传文言文习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

    2022年12月3日
    190
  • 吾粲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吾粲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吴录曰: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

    2022年12月6日
    273
  • 太宗论盗文言文翻译

    太宗论盗文言文翻译   太宗论盗一文说明作为官员或统治者要学会体谅人民,理解他们的难处。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太宗论盗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浏览。   太宗论盗文言文   上(唐太…

    2023年1月7日
    250
  • 高考语文常见的文言文20个古今异义词

    高考语文常见的文言文20个古今异义词   盘点往届高考语文常见的文言文20个古今异义词   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

    2022年11月28日
    264
  •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这两句是说,闲来无事,站在那里静听悦耳的鹦语;杨花随风飘散,我的思绪也追逐着这飘去的杨花,飞向远方。宛然一幅大病初愈的老…

    2023年4月3日
    235
  •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

    2022年12月30日
    2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