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美学》读后感1500字:
在准备考研之前,我的读书笔记以收录积累为主,分主题,比如悼亡诗,留出三四页空白,看见喜欢的就往上抄;比如一些生动形象、我以为在普通话中不存在实际上存在的常用方言字,如:搲、谝、哕、?、熥……更多的还是网课听课笔记和一见即被击中的美丽句子,零零碎碎,不成个体系。
准备考研后,要读以前没读过的专著,要对着文学史读作品选,要背名词解释和简单,要梳理文学史脉络,要理解各种主义的来源和联系。这种复习方法确实有很多好处。第一是看理论专著时,目录框架一列,主要内容一填,马上能掌握作者是按什么线索写的,比如这本《华夏美学》,第一章礼乐传统,远古;第二章孔孟人道,第三章庄子,第四章屈子,第五章禅宗,第六章近代。每章细分小节,都与儒家有关,即能理解作者所认为的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
在看《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时候也是一样,先看目录,小说、通俗小说、散文、戏剧、新诗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十年各有什么表现,再加上九位重要作家和一章台湾文学,共同组成了这本书,整体把握上,就清晰容易了很多。以后读书也可照办。
第二,读专著使人谦虚。现在所读专著大都是非常优秀的学人前辈所写,了解他们成就的最好办法不是读简介和回忆文章(这点跟张神仙看法一致),只需翻开《简明中国历史地理图集》,就知道谭其骧所为,为后来人提供了多大的方便。读《谈艺录》,才知道钱锺书横扫清华图书馆,学贯中西的名号得来非虚。这种读书法让人抬头看见高山仰止,低头看见大地,离做出一点成绩还有好长好长……好长好长路要走。
第三,背书利于思考,思考利于背书。小时候背诗,长大后就能遇到a-hamoment,突然开窍,了解这句诗美在哪里。现在背书,逼着人一遍遍读指定文本直到记住,读多了,很容易明白答案表述的逻辑,就理解了,理解之后再背,容易很多。
比如李泽厚先生这本书里,如何理解“乐从和”?
三个层次:
1.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所以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2.“乐”与“礼”的不同之处在于,乐是通过群体情感上的交流、协同和和谐,以取得上述效果。“乐”是作为通过陶冶性情、塑造情感以建立内在人性。
3.它追求的不仅是人际关系中的上下长幼,尊卑秩序的“上下和”,还是天地神鬼与人间世界的“天地和”,是天人关系协同一致,而所有这种人际的“天人和”。
三个层次很长,但是一读就恍然,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乐从和”这三个字的释义。再记这道题就容易很多了。
第四,读书笔记的作用。在读过的书里,被记在读书笔记本上的,是我记得最牢的。比如前两天的《顾随诗词讲记》是两三年前读的,只把论王维诗那一段记下来了,于是诗佛为何为佛,至今不忘。没记下来的,都忘了还有什么内容。读书确实是一种体验没错,也不能强求每一本书都一定带给我们一些收获。·但是雁过留痕,笔记本就是很好的“但我已经飞过”的佐证。而且翻笔记本太好玩了,书读得越多,笔记内容记得越丰富,支援意识就越强。
对于创作者而言,支援意识越灵活,作品就越精彩,也就是经常感慨的怎么人家脑洞这么大,怎么能从朱丽叶挽留罗密欧的台词想到《诗经》里同义的“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想到乐府“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对于读者而言,面对一部精彩的作品,若读者支援意识不够,不识黄云出塞路,焉知此声能断肠,也是很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