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阅读答案及赏析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1)这首词的上下阕的写法跟课文《沁园春 长沙》有什么异同?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分)         
(2)《带湖新居将成》这首词中哪些句子直接写出了对官场的厌倦?哪些句子间接地表露了引退的思想?(4分)
(3)这首词的意境跟课文《沁园春|长沙》的意境有天壤之别,为什么?
参考答案
(1)两首《沁园春》上下阕各有侧重点,这一点是相同的。不同点:《沁园春 长沙》上阕以比较实在的叙述描写为主,下阕以比较抽象的概述和议论为主。《沁园春 带湖新居将成》上阕以记事抒情为主,下阕以想像抒情为主。
(2)对官场厌倦的句子: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表露引退思想的句子: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3)毛词写长沙秋景,意境广阔壮丽,写出了雄伟的气魄,显现了豪迈的胸怀。因为毛泽东当年血气方刚,他深切关注国家命运和前途,确信中国革命应由工人阶级及其同盟军农民阶级来领导,才能取得胜利。辛词借歌咏自己的新居抒发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尽管词中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的句子,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的作者,其抗金和保卫南宋王朝的意志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和弹劾,而且看到了南宋王朝难有起色,心将灰意将冷,所以急流勇退,欲归田隐居,故而意境难免狭窄。

注:
带湖:信州府城北灵山脚下,今江西上饶市。
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舍中三径,惟求仲、羊仲从之游。”皆隐士。后称退隐的居处为三径。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鹤怨猿惊:表达出自己急切归隐的心情。化用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译文
归隐的园圃刚刚开成,白鹤猿猴都在惊怪,主人没有归来,归隐山林本是我平生的志趣,为什么甘为士人所笑,总是混迹尘埃?厌倦了官场就该急流勇退,求清闲愈早愈好,岂止是为享受莼羹鲈脍?你看那秋江上,听到弓弦响,惊雁急忙躲闪,行船回头,是因为骇浪扑来。
东冈上盖起那茅屋书斋,最好是把门窗临湖开。要划船垂钓,先种下柳树一排排;插上稀疏的篱笆保护翠竹,但不要妨碍赏梅。秋菊可餐服,春兰能佩戴,两种花留给我归来亲手栽。我反复思考,只怕圣上不让我离开,归隐之章仍在犹豫徘徊。

赏析: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主要写词人萌发弃政归田之念,说明欲隐缘由;下片用白描的写法写未来打算,对带湖的建设,作了一些新的增设。全词色彩协调,层次分明,文字简明凝炼,寓意境于自然景色之中,笔到处景物皆活,充分体现了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特征。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辛弃疾自渡江以来,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朝廷无此意,不加重用壮志难酬,一生屡遭贬斥。作者南下快有二十年了,在此期间,不论地方的好坏,职务的升降,他都以满腔的爱国热忱;为驱逐金人,恢复宋朝的山河,日夜操劳,鞠躬尽瘁;但他深深地察觉到统治集团的苟安腐败,险恶黑暗,使他产生了退隐的消极思想;同时也可能听到有陷害他的风声,这就促使他作后退的准备。他是二次任江西路的官员,对江西的地理山川比较熟悉,因而就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作为将来退隐之处,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以示去官务农之志。这年新居已基本建成,就写了这首词。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29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3
下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3

相关推荐

  • “清如细竹迎风洒,洁似孤松冒雪张。”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清如细竹迎风洒,洁似孤松冒雪张。”这两句是说,野僧离开寺院,独自居处山间,过着清静的生活,如细竹迎风那样萧萧洒洒;他的道德情操,如风雪中孤松那样坚贞不移。…

    2023年3月21日
    214
  • 浅谈初一文言文教学

    浅谈初一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作为教学任务之一。自课程…

    2022年11月20日
    255
  •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全词赏析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这两句中“而今”二字将今昔两个画面加以对比;化实为虚,把词人所处的现实环境一下子推到读者眼前;并…

    2023年3月13日
    297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   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2022年11月20日
    257
  •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作者的出处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作者的出处   刻舟求剑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

    2022年11月28日
    266
  • 诗词鉴赏之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

    2023年4月10日
    2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