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闲适隐逸诗

闲适隐逸诗
    一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也有不少独得之作。
    首先,这些诗多有宁静的氛围,诗人在诗中的表现多为悠闲、详和。
   如宋人陆游的记游抒情之作《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柱杖无时夜叩门。
    诗的颔联追述此地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极好地勾画出江南农村山岭重重叠叠,溪河四环交错,道路弯弯曲曲,村庄繁花掩映的美好风光,表现了诗人初次探访面对的一幅幅画面各异的景色而激起的心理活动和由衷赞叹。
    尾联写临别之时的频来之约,为日后的再访勾画了如诗如画的优美动人的境界。
    其次,这些诗歌往往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宋人翁卷的《乡村四月》,就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的美丽风光: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的前两句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象。诗人以树木葱郁的“绿遍”来写“山原”,以水光映天的“白满”来写“川”,对比之色鲜明,呈现出初夏山水的精神,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壮阔秀美、明丽动人的山水图景。次句一方面形象地描绘出初夏时节江南地区如烟似雾、迷蒙一片的毛毛细雨,一方面又为我们传来了“田家候之,以兴农事”的子规鸟的鸣啼声,巧妙地烘托了农忙季节的到来。
    诗的三四两句写农事的繁忙。“闲人少”三字,概括了农家忙碌的情景。末句“才了蚕桑又插田”又进一步补足此意,突出了农事的繁忙紧张和农家的辛勤劳苦。同时,“蚕桑”与首句的“绿遍山原”相呼应;“插田”与首句“白满川”相映照,挑明了河水涨满、水田汪洋、田水映着天空泛出一片白色的特有情景。
    第三,在艺术风格上,这些诗大多具有质朴清新的特点。
    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要数辛弃疾描写江西东部农村田夫野老之家生活情趣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小溪、青草,本是农村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就显得格外清新优美。这是写景。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鸟笼,小儿卧剥莲蓬。尤其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把小儿溪头卧剥莲蓬吃的神情写得饶有情趣, 栩栩如生。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充满着一片生机、和平宁静、朴素安定的农村生活景象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真是诗情画意,清新悦耳。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29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3
下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3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陈涉世家译文

    文言文陈涉世家译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

    2023年1月11日
    281
  •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内容,一起来看…

    2023年1月7日
    308
  • “何承矩字正则”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何承矩字正则。幼为棣州衙内指挥使,从继筠讨刘崇,擒其将胡澄以献,论功授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知河南府。时调丁男百十辈转送上供纲,承矩以为横役,奏罢其事。徙知潭州,疏为政之害民者数…

    2022年12月29日
    346
  • 【正宫】鹦鹉曲

             冯子振       &…

    2023年5月6日
    260
  • 《常羊学射》阅读答案及原文(精选8篇)

    篇1:《常羊学射》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常羊学射》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

    2024年6月30日
    561
  •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送友人》阅读答案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 刘 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梁苑②,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

    2023年4月10日
    2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