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阅读答案及赏析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注①炙:艾制,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②翛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1.诗中叙述了怎样的老年状况?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诗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用到了“树”的意象,作用是否相同?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诗中叙述了老年苦况令人怜悯:体瘦、发稀、眼昏、病多,无法读书,经常针灸。诗中也指出值得自豪自傲的长处:阅历丰富,对社会、人心有了更深的了解;细细思量,对一切都能释然。
2.相同。都以树为喻,传达出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酬》诗中以“病树”比喻自己,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对世事变迁和仕宦沉浮,表达出豁达的襟怀。本诗用“桑榆”比喻晚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太阳折射出的晚霞还可以照满天空;表达了对生死问题清醒乐观的认识。

简析
作者此诗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桑榆虽晚,还能放射出满天灿烂的霞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40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10
下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10

相关推荐

  • 高考文言文倒装句复习

    高考文言文倒装句复习   1.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3)自比于管佟⒗忠悖比四硪病#ā…

    2023年1月11日
    236
  • 吴融《彭门用兵后经汴路(其二)》阅读答案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其二) 吴融 隋堤风物已凄凉,堤下仍多旧战场。 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 秋声暗促河声急,野色遥连日色黄。 独上寒城正愁绝,成鼙惊起雁行行。 【注】晚唐文…

    2023年4月12日
    219
  • “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这两句是说,寒食夜晚,天空云彩淡薄,遮着月亮,显得月光昏暗;忽而,天气突变,下起了小雨,随风飘来阵阵杏花之香。写景中隐含…

    2023年3月10日
    246
  • 文言文欣赏:君牙

    文言文欣赏:君牙   【原文】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   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

    2022年12月4日
    263
  • 孔雀东南飞原文

    孔雀东南飞原文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孔雀东南飞原文…

    2023年1月6日
    226
  • 《晋文公攻原》阅读答案及翻译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

    2023年1月2日
    2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