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分类教学鉴赏法训练试题及答案(上)

古诗词分类教学鉴赏法,如下:
(一)田园诗(隐逸诗 )
常见风格:冲淡宁静、平实质朴
常用意象:田园、山水、林木、庄稼、家禽、家畜
常见思想感情:不满现实,追求淡泊,安贫乐道
常用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即景抒情,白描,烘托,虚实结合
【课堂演练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②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
①诗歌的首联和颈联都是写景,请找出诗人选取了哪些富有季节和时间性的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作简要分析。
②诗歌的首联和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答:首联选取了寒山、秋水等景物,描写的是山中秋景。寒秋之时,山中泉水不停流淌,天色向晚,山色更显苍翠。
(1分)颈联选取了落日、孤烟等景物,描写的是原野暮色。落日余晖,炊烟缭绕,美丽无比。
(1分)这些景物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②答:首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其中“转”和“日”用得巧妙。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个字,勾勒出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优美画面。(2分,手法和分析各1分)
尾联采取化用典故的方法。第一句诗人将裴迪比作楚狂接舆,表达了对他的赞许。第二句诗人自比陶渊明,表现出自身一心退隐,蔑视官场的清高心态。(2分)(手法和分析各1分)

(二)咏史(怀古)诗
常见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常用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常见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常用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课堂演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3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14、“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3.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14.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三)咏物诗
常见风格:含蓄隐喻
常用意象:松竹梅兰、山川草树、鸟兽鱼虫等各种物象
常见思想感情:或褒或贬,影射人事,愤世嫉俗,寄寓理想
常用表现手法:比拟象征,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课堂演练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①,孤飞自可疑。
注①: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21、杜诗“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的作用是什么?请简析。
22、有人认为崔诗的三、四句是全篇警策,语简而言深,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21.(3分)“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写出“反衬”或“对比”给1分,其他赏析文字酌情给分)
22.(5分)第三句是说失群的原因,第四句是说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1分)暮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呼寻伙伴。它经不住风雨的侵凌,再要前进,已感无力,面前恰有一个芦叶萧萧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却又影单心怯,几度盘旋。那种欲下未下的举动,迟疑畏惧的心理,写得细腻入微。(3分)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孤凄的情感熔铸在孤雁身上了,以孤雁自比,形象而又精妙。(1分)

(四)咏怀诗
常见风格:或含蓄深沉,或慷慨激越
常用意象香草美人,流水清风,烟云明月,花开叶落,常用典故。
常见思想感情:表爱国进取,思建功立业,恨年华易逝,叹壮志未酬
常用表现手法:联想象征,抑扬对比,直抒胸臆,起兴,用典
【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课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春日即事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即事,写眼前的事情与情景。②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③张罗地:指作者的闲居之地门可罗雀、十分冷落。④宿鸟,黄昏时归巢的鸟。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首句中的“网”就用得生动传神, 请对 “网”字进行赏析。(3分)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进 行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网”是“网住、留住”的意思,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1分),运用拟人、比喻手法,非常生动、新奇(1分),表现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情绪。(1分)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2分)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残花败景,这些凄凉冷清的景色衬托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忧愁(1分);三、四两句叙事兼抒情,着力写作者门前冷落。 “车尘不到”表明世人趋炎附势,疏远作者;“宿鸟”反托出作者闲居之地的冷寂,。“自掩门”传达出诗人的生活空虚无聊,从中可看作者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1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40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10
下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10

相关推荐

  • 王维《鹿柴》阅读答案及诗意翻译赏析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①鹿柴: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的终南山下。王维在这里有别墅。柴,读作(zh&agra…

    2023年3月12日
    314
  •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特点与趋向分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特点与趋向分析   一、测试材料选文范围拓宽,体裁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文言文阅读一直选用人物传记类散文作为测试材料,从1994 年到2003 年,高考全国卷…

    2022年11月22日
    289
  • 孔子世家赞文言文阅读答案

    孔子世家赞文言文阅读答案   孔子世家赞   《史记》   有之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2022年12月6日
    368
  • 《曹刿论战》《秦攻赵长平》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ldquo…

    2022年12月17日
    306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注释和鉴赏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1)此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十二月的一个冬夜。作者在山…

    2023年5月7日
    237
  • 大鼠蒲松龄文言文翻译

    大鼠蒲松龄文言文翻译   大鼠,出自《聊斋志异》卷十一的篇目。作者为蒲松龄。下面是大鼠蒲松龄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大鼠蒲松龄文言文翻译  大鼠原文   万历间[1],宫中有鼠,…

    2023年1月8日
    4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