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1500字:
国网技术学院泰山校区组织各个班级开展了“踏寻领袖足记,感悟为民情怀”《梁家河》读书分享会,并给每个班级配发了《梁家河》纸质书籍一本,我有幸阅读到了这本大热之作,并一口气通读完毕,虽未及心融神会,亦感触良多,在此略陈固陋。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1969年1月从北京下放到延安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做知青,当时他才15岁,1975年10月总书记离开梁家河,之后第一次回去就是18年以后的1993年9月;再到2015年2月第二次前往,又过去了22年的岁月。可是无论是18年还是22年之后的再会,总书记仍能紧握乡亲们的双手,第一眼认出当时的伙伴,一声声叫出他们的小名,这是一位大国领袖的温柔之处,他的心一直紧系着这一群“受苦人”,因为他当时也是个“受苦人”,身受方能感同。在2015年出席美国华盛顿州的一次欢迎会上,总书记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总书记正是身处这个缩影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广大劳动人民最真实的需求。
所以总书记会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他忘不了乡亲们曾经的艰难困苦,也就忘不了为民做实事的信念与担当,这是他在七年艰苦知青岁月所立下的决心,也是总书记的初心。
15岁的少年,总书记经历了从城里人到“山顶洞人”、从读书人到农民的身份转变,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七年时间更应该是一段黑历史,完全可以选择遗忘它,可总书记却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当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父亲正在被批斗,生活条件的艰苦、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只是压在他还显稚嫩的肩膀上的第一个重担,更重的担子是精神上的。逃离北京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遭受歧视,被说成“黑帮”家属,被误解;这些都在一个15岁少年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也迷惘、也彷徨过,可是在亲人的开导下,在父亲精神的引导下,他最终冲破牢笼,脱胎换骨,获得了重生。
这种在逆境中成长、升华和净化自己的能力,应该是总书记口中的“大学问”之一吧。正如总书记后来回忆所说的:“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体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15岁的少年,面对每天无休止而且无效果的体力劳动,“地越种越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衣服补丁越来越多、而箱子越来越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要怎样去改变这个局面?·逆境催人奋进,总书记打坝造田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修建沼气池、建铁业社改善人民生活,团结乡亲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作为年轻人,如何在逆境中坚定理想信念,放开手脚,开动脑筋创出一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业也正是我辈青年人需要学习领悟的。
15岁到22岁,是人的身体和精神快速成长并走向成熟的阶段。一部《梁家河》,描绘了一幅青少年时代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当时社会动荡、人生巨变、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大环境之下突破困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丽画面,尤其契合我们青年人的际遇和心境,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引导力。怎样去面对人生中的困境,如何面对“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梁家河》中找到答案。作者:左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