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阅读答案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向子湮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②向子湮,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片前两句写景,有虚有实。前一句写大江南北风雪迷漫,这是词人想象北方之景,是虚写;“易水寒”为词人路上所见眼前之景,是实写,
B.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国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
C.下片前三句运用反衬的首发。“此恨难消”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
D.下片后两句,“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代指被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人多次听说朝廷派遣使者问候他们,只是不知二帝何时归来。
E.这首词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中不便明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A E(A 3分,E 2分,A虚实分析错误;E以乐景写哀情错)
2.①思念故国。“三关”曾是宋朝国土,如今沦于敌手,诗人遥望“三关”,断肠之情油然而生。②不忘国耻。靖康之变,二帝被俘,国土沦陷,诗人心中此恨难消。③渴望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几时鸾辂还”,传达出诗人对故君的思念,其中亦有收复失地的渴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简析
全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凌空设喻,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了词人难消地亡国之恨,悲凉中充满愤慨,忧郁中见出有为,沉郁顿挫,表现了词人南渡之初的爱国之志和极其悲愤地心情。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56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18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18

相关推荐

  • 古诗文背诵高中十四篇

    高中十四篇   1.《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

    2023年1月2日
    215
  •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   导语:文言文在近些年的小升初考试中也越来越受重视,因为时代距离现在久远,很多字词等现代孩子理解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

    2022年12月6日
    261
  • 文言文的阅读及译文赏析

    文言文的阅读及译文赏析   何福,凤阳人。洪武初,累功为金吾后卫指挥同知。   二十四年,拜平羌将军,讨越州叛蛮阿资,破降之。择地立栅处其众,置宁越堡。遂平九名、九姓诸蛮。寻与都督…

    2023年1月9日
    257
  •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

    2022年12月28日
    289
  • 真邪补泻文言文

    真邪补泻文言文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八第二十七《离合真邪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二上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381
  • 吴融《华清宫》与崔橹《华清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华清宫…

    2023年4月9日
    2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