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邪补泻文言文

真邪补泻文言文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八第二十七《离合真邪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二上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以通其意矣。

  八十一篇者,此经之类,所知之书篇数也。

  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皆以知之矣。

  以前所知,书中义也。

  平按:《素问》无“皆以二字。

  此皆营卫之气倾移,虚实之所生也,非邪气之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言前八十一篇所说之义,与余请异者,经所说唯道十二经脉,营卫二气,自相倾移,虚实所生,不言外邪入经为病,故今请之。

  平按:“营卫之气倾移《素问》作“营卫之倾移,《甲乙》无此一段。“邪气之在经也,《甲乙》无“气字。

  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也,必应天地,

  起于人身法度,以应天地也。

  平按:《甲乙》无此一段。

  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和温,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涘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言天地阴阳气之度数也。

  平按:《素问》、《甲乙》“涘泣作“凝泣;“沸下有“溢字。“波涌《甲乙》作“波举。

  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涘泣,暑则气血淖泽,

  言人之身,应寒暑度数。

  平按:“涘泣《素问》、《甲乙》作“凝泣。“气血淖泽《素问》、《甲乙》无“血字。

  虚邪因而入客也,亦如经水之得风也,

  因暑之时,腠理开发,邪得入也。邪入脉变,如风动水也。

  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

  十二经之动脉,至于动处动也。邪气至时,亦皆有波陇。皮陇者,邪气动正气。

  其行于脉中,循循然輑,

  牛忿反。輑,车前横木,循车行也。邪循脉行曰輑。有本作“轺,非也。

  平按:《甲乙》无“其行二字。《素问》、《甲乙》无“輑字,王注云:“循循,一为輴輴。

  其至寸口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

  邪气循营气至于寸口,故太阴脉大。无邪则太阴脉平和,故曰小也。

  平按:“寸口下,《素问》、《甲乙》有“中手二字。

  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

  尺脉为阴,寸口为阳,今邪入变乱难知,故不可为度也。

  循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蚤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

  审察循三部九候,于九候之中卒然逢之,知病处所,即于可刺之穴,以指按之令得遏,因病人吸气内针,无令邪气能逆忤之也。

  平按:“循《素问》作“从。

  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静留针于穴中持之,勿令邪气散布余处。因病人吸气转针,待邪气至数皆已,徐引出针,邪之大气皆尽,因名为泻也。

  黄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

  先上下扪摸,知病之所在。一。

  切而散之,

  以指端切,令邪不聚。二。

  推而按之,

  推而令动,以手坚按。三。

  弹而怒之,

  以指弹之,使其瞋起。四也。

  搔而下之,

  以手搔摩,令其瞋气得下。一曰掐,徒劳反。弹已掐令下之。五也。

  平按:《素问》、《甲乙》“搔作“抓。

  通而取之,

  切按搔而气得通已,然后取之。六也。

  平按:“取《甲乙》作“散。

  外引其门,以闭其神,

  疾出针已,引皮闭门,使神气不出。神气,正气。七也。针之先后,有此七法。

  呼尽内针,

  一呼一内,故曰呼尽内针,至分寸处也。

  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莫,

  伺气如待情之所贵之者,以得为期。

  平按:“莫《素问》、《甲乙》作“暮。

  其气以至,适人自护,

  其正气已至,适人自当爱护,勿令泄也。

  平按:“适人《素问》作“适而,《甲乙》作“适以。

  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故名曰补。

  候病人吸气,疾引其针,即不得使正气泄,令各在其所虚之处,速闭其门,因名曰补。泻必吸入呼出,欲泻其邪气也;补必呼入吸出,欲闭其正气不令出也。

  平按:“神气《甲乙》作“真气,注云:“《素问》作神气。“故命上,《素问》、《甲乙》有“大气留止四字。

  黄帝问于岐伯曰: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气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中,其寒温未和,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

  外邪入身,先至皮毛络中,留而不泄,出络入经。其入经也,与经中血气共合,邪之寒温,未与正气相得,遂波涌而起,去来不常居也。故候逢之,按使止而不动,然后以针刺之,不得刺其盛冲,泻法比之不击逢逢之陈。

  平按:《素问》、《甲乙》“夫邪气去络,无“气字;“合于血脉中作“舍于血脉之中;“寒温未和作“寒温未相得。《甲乙》“无逢其冲作“无迎其冲。

  真气者经气,经气大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

  经气者,谓十二经脉正气者也。正气大虚,与邪俱至,宜按取邪气刺之,不可逢而刺也。

  平按:“其来《甲乙》作“其气,注云:“《素问》作其来。

  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

  候邪大气不审,按之不著,刺之则脱真气,邪气更至,病亦蓄聚,故曰邪气往而不可追也。

  平按:“邪气复至,《甲乙》“复作“益。

  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可取如扣锥,故曰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以毛发挂机,发速而往,言气至智者发针亦尔,不失时也。

  平按:“血气已尽《素问》、《甲乙》同,《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血气已虚,尽当作虚。“不下《素问》

  作“不可下。又《素问》、《甲乙》“不知其可取作“不知其取。注“发针,袁刻误作“髮针。

  黄帝问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

  虚亦是邪,故补亦称攻也。泻热之法,不可久留,疾出其针,去其盛血,复其真气也。

  平按:“攻邪,袁刻误作“政邪。

  此邪新客,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黄帝曰:善。

  定处,积为疾也。温,热也。邪之新入,未有定处,有热血,刺去痛愈。

  平按:《素问》“新邪下有“溶溶二字;“则止下有“逆而刺之四字;“其痛作“其病。自上文“黄帝问曰:补泻奈何至“黄帝曰:善,《甲乙》无此一段。

  黄帝问于岐伯曰: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

  前言真邪未合,有波陇起。未知真邪已起,其气何如也。

  平按:注“已起,据经文“已应作“不。

  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

  察其左右,谓察三部九候左右两箱,头及手足上下,其脉有相失及相减,以之审于五

  脏之病,与之死生之期也。

  平按:《甲乙》无“察其左右至“以期之十九字。

  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

  不知天为阳也,地为阴也,人为阴阳也,故曰不别气也。不分者,不分形也。

  天以候天,地以候地,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

  足厥阴天,足少阴地,足太阴人,以候肝、肾、脾胃三种地也。手太阴天,手阳明地,手少阴人,以候肺、胸、心三种人也。两额动脉之天,两颊动脉之地,耳前动脉之人,以候头角、口齿、耳目三种天也。中府,五脏也。欲调五脏之气,取定天地人三部九候也。

  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得禁也,诛罚无罪,命曰大惑,

  病脉之处,即是九候经络邪之居脉,以不知病脉,则虽有死过之粗,至工之医永不能禁也。诛罚生人,不知无过,称曰大惑。不知三部九候大惑,罪有六种也。

  平按:“不能得禁《素问》无“得字,《甲乙》无“能字。“无罪《素问》、《甲乙》作“无过。

  反乱大经,真不可复,

  乱经损真,罪之一也。

  用实为虚,以邪为真,

  妄解虚实,罪之二也。

  平按:《甲乙》“真作“正,注云:“《素问》作真。

  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

  义,理也。用针不知正理,反为气贼,伤人正气,罪之三也。

  以顺为逆,营卫散乱,

  针道为顺,错行为逆,妄刺营卫,故令其乱,罪之四也。

  平按:《素问》“顺作“从。

  真气已失,邪独内著,

  亡正得邪,罪之五也。

  绝人长命,予人天殃。故不知三部九候,不能长久。

  针杀生人,罪之六。绝人长命又有三:不知三部九候,所以绝人长命,一也。

  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

  不知以身命合四时五行,绝人长命,二也。

  平按:《甲乙》“因作“固,注云:“《素问》作因。

  因加相胜,释邪攻正,故绝人长命矣。

  愚医不知年加之禁,反妄攻正气,故绝人长命,三也。长命者,尽寿也。

  邪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言知三部九候,取之必效。

  平按:《素问》、《甲乙》“邪下有“之字。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79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3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3

相关推荐

  • “张伯行,字孝先”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考授内阁中书,改中书科中书。 四十八年,调江苏巡抚,赈淮、扬、徐三府饥。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为总督噶礼劾罢,上遣尚书张鹏翮按治。陈…

    2022年12月30日
    206
  • 苏武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苏武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苏武传》这篇文言文,坚强个性、民族气节、爱国意志三个方面是构成苏武形象的主要特征。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苏武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苏武传 …

    2023年1月5日
    222
  •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原…

    2023年1月6日
    192
  • “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这两句夸赞僧中孚人才独异,虽众星罗列青天,而明者独有月亮。含蓄隽永,匠心独运,似在写景,却在赞人。 出自李白《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

    2023年3月10日
    248
  • 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

    2023年1月6日
    200
  • 朱淑真《眼儿媚·元夕》阅读答案附赏析

    眼儿媚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

    2023年4月5日
    1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