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秋日》裘万顷《早作》阅读答案

秋日
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①传响答寒螀②。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早作
裘万顷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③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释】①蛩:蟋蟀。②螀:蝉类。③北斗星的勺柄。
1.对这两首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两首诗歌都从富有秋季特征的景物着笔,如《秋日》中的秋草、寒虫、豆荚花,《早作》中的落叶、篱菊,在诗人眼中,秋季时节的景物,似乎触处皆是诗。
B、两首诗歌对秋景的描写各有侧重。《秋日》侧重描画夏末秋初之景,如蟋蟀和蝉感阴气而啼,豆荚花夏末始发,而《早作》侧重描画秋天黎明时分的景色,如北斗横斜,银河隐没,群鸦鸣噪。C、“衔”字用词精妙,运用比喻手法,把无形的秋具体化,仿佛是小草伸长脖子首先衔住了秋的衣角,传神地刻画出了在秋色还不明显的时节小草叶尖上泛起的那一点黄色,使人联想到随之而来的会是秋意浓厚的金色庭院。
D、“缄”字用词精妙。篱边的菊花含苞待放,香气尚未发散,故曰“缄香”,写出了浓浓的秋意,极有情韵。
E、《早作》描绘了一幅雅洁的秋晨图,诗人由近及远,很有层次地展现了农村黎明时的景色,诗中的篱菊、远山,颇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从中透露出淡淡的归隐情怀。
2.这两首宋诗对秋景的描写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所抒发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1、C(3分)E(2分)。
【解析】C项“比喻手法“错误,应为”拟物手法”。E项“淡淡的归隐情怀”错误,本诗并不象陶诗那样偏于静态和心境的描写,本诗用“乱鸦鸣”三字收束,点染出黎明时的欢闹气氛,这里的菊景山色,在晨风啼鸦的烘托下,显得颇有生气,并无归隐的心境。
2、表现手法:①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秋日》中秋草泛黄、豆荚花伸向邻院为视觉描写,蟋蟀、寒蝉啼鸣为听觉描写;《早作》中井边的梧桐叶飘飞、篱菊待放、北斗横斜、银河隐没、青山数座为视觉描写,乱鸦啼鸣为听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秋景之美。②都运用了拟人手法。《秋日》中“似解通邻好”一句把豆荚花人格化,写豆荚花似乎懂得“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话,藤曼殷勤地越过墙头,伸向隔壁邻居院中。《早作》中“送”和“待”字运用拟人手法,写落叶传达着秋天的声息,篱菊等待着傍晚时的雨霁天晴,富有情趣。(任答一点给4分,共4分。其中答对手法给2分,分析准确给2分)
表达的感情:①相同点:两首诗歌都表达了对秋日富有情趣和诗意的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57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20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2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赤壁赋》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赤壁赋》译文及注释   《赤壁赋》是苏轼所写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赤壁赋》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

    2023年1月6日
    269
  •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

    2022年12月29日
    277
  •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也。雄少敢勇,膂力绝人,工骑射,有将率材略。及魏孝武西迁,雄便慷慨有立功之志。大统初,遂与其属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间,众至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共为掎角。每…

    2023年1月2日
    247
  •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少孤,育于叔父。其贵也,不知其母姓。长身赪面,骁勇,善左右射。目不知书,多智谋,抚士卒得其欢心,以故战辄有功。时陕西贼入河南,图怀庆。廷议令良玉将昌平兵往剿…

    2022年12月29日
    263
  •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

    2023年3月12日
    236
  • 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导语:古代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多是经典之作,闪烁着古代作家思想与智慧的光芒,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

    2023年1月8日
    2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