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娇《从军行》阅读答案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海:古代西域的沙漠、大湖泊都叫“海”。这里指天山脚下的湖泊。
折:断。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诗歌开头极写环境的肃杀萧瑟,寒风劲吹,冻泥开裂,枯桐叶落,枝梢被狂风折断,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感情基调。
B、诗歌后两句从笛声切入,但闻其声不见其人,不言人而自有人在,引出悬念并解开悬念,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C、在写法上,先写“闻横笛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观察“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使末句的景象更为突出。
D、后两句用“横笛”“ 红旗”写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既生动又含蓄地写出了行军将士不畏天寒地险的乐观精神。
E、全诗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的雪地行军图,用恶劣的环境衬托出了从军将士们无所畏惧、昂扬坚强的精神风貌。
2、末句中的“直上”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AD,A“悲伤的感情基调”错,是悲壮,D不是比喻,是借代(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2、直上是对红旗的动态描写,而红旗指代军队,与自然景物形成强烈反差,更使画面生机凸显。直上二字也突出了风雪中红旗不倒,足见从军将士士气高昂,不畏艰难,一往无前。

简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写得十分壮美。前两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妙用指代,以“横笛”和“红旗”指代边塞将,写他们在缭绕于耳的笛声中,高举红旗直向积雪山峰挺进。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57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20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20

相关推荐

  • 杜甫《夜》阅读答案及赏析

    夜 杜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 ①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的…

    2023年4月4日
    253
  • 江革传文言文翻译

    江革传文言文翻译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为南朝宋齐间士族的名流,南朝才子江淹之族侄。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江革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23年1月4日
    324
  • 《醉翁亭记》原文赏析

    《醉翁亭记》原文赏析   《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2023年1月6日
    227
  • 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文复习   第二、三单元 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仅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023年1月12日
    184
  • 【正宫】醉太平(源流头俊杰)

             汪元亨       &…

    2023年5月6日
    240
  • 诗经名句示范

    诗经名句示范   诗经名句精选   诗经名句精选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国风 秦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

    2023年4月13日
    1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