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出版的书,结束在全面小康社会之前。
全书一共六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以往研究和研究设计,第二章到第五章介绍了四个地区(甘肃、四川、重庆、福建)的留守儿童,根据四个地区主要介绍了四种留守儿童,一是父母出去打工造成的留守儿童,二是家庭条件尚可孩子被送走学习的反向留守儿童(藏区东部的求佛学的扎巴,即小喇嘛),三是留守二代,即父母也是留守儿童,四是富裕地区的留守儿童。第六章则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书从父母是否陪伴在儿童身边作为留守儿童的分类标准,从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外出父母的数量、父母外出时间三个维度界定留守儿童。对我而言,该书的分类标准是片面的,他只考虑到了物质留守,而现代社会更多的是那些“隐秘”的心灵留守,这种心灵留守不仅仅存在于农村,更多体现在城市中那些忙碌的家庭里。以书中的案例来分析,就是更关注留守儿童心理的“留守二代”的父母和部分富裕家庭的留守儿童的父母,这类父母虽然不在儿童身边,但是这些父母会更多的关注儿童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这些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较其他类型留守儿童更少。
同样有些心灵留守的留守儿童,即便父母都在身边,但是他们和留守儿童一样“和父母没有交流,这个孩子的生活中,始终没有树立过爸爸妈妈的角色形象”。其实这个现象很好理解,就是现在家庭中一个普遍的现象“丧偶式育儿”,以工作忙为名的陪伴缺失。
即使留守儿童现象对孩子们或多或少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无可奈何的是,留守儿童现象是家庭的理性结果,要想摆脱留守,就得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就得有钱提供儿童学习,而这就必然导致了父母一方或双方远去赚钱,而导致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依靠个人和家庭是无法打破这种桎梏的,需要外力的介入。书中提到了一些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设的机构,政府的一些措施,“关爱下一代”等等。相比较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和富裕家庭的留守儿童的发展情况,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富裕家庭的留守儿童虽然父母也不在身边,但是他们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甚至丰富的业余生活。
“一代人与命运斗争,两代人与命运斗争”,这群孩子在一代代的斗争之中,我相信他们终究会走出大山,人是两头根,一头是老人,一头是孩子,在生命生生不息的接力过程中,未来将会来到。
警惕对留守儿童现象的常态化和标签化。“前者带来漠视,后者带来歧视。”有幸在大一暑假时搭上创客的暑期社会实践,去了重庆大山开展了为其半个多月的支教活动。有些是暑假留守在大山里,有些是一直留守在大山里,所在的山里并没有一所教育机构,最近的学校得开几十分钟的山路,而很多孩子甚至是得步行上学。那些孩子可能在学习能力上有差别,但是在品行上都没有任何问题,他们一样调皮,一样善良,一样纯真,一样懂得感恩。
留守儿童和乡村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关注留守儿童就得落实好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一次支教能带来的改变不多,但是是有用的,一方是希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但一方也需要走进大山的青年人。
乡村教育,需要更多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