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吴奎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吴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仁宗深器之。入为右司谏,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皇祜中,颇多灾异,奎极言其征日:水旱饥馑,此天道之不顺也。地震为患,大河横流,此地道之不顺也。邪曲害政,群小纷争,众情壅塞,此人事之不和也。夫帝王之美,莫大于进贤退不肖。今天下皆谓之贤,陛下知之而不能进;天下皆谓之不肖,陛下知之而不能退。

  内宠骄恣,近习回挠,阴盛如此,宁不致大异乎?又十数年来下令及所行事,或有名而无实,或始是而终非,故群臣百姓,多不甚信,以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臣愿谨守前诏,或敢私挠,必加之罪。毋为人所测度,而取轻于天下。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财利,负其息者,至取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居三月,治声赫然。除端明殿学士,拜枢密副使。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帝顾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颇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耶,有所要耶?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奄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奄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日: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 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日文肃。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卜六·列传第七十五》)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宗深器之 器:器重

  B.奎发孙宿恶 宿:往日

  C.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 状:陈述

  D.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 竟:竟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陛下知之而不能进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B.以故职还朝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乃命知江宁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今为陶绌奎 秦王为赵王击缻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奎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②臣愿谨守前诏,或敢私挠,必加之罪

  ③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

  ④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⑤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 ⑥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祜年问发生了很多灾异事情,吴奎陈述了天道地道不顺及人道不和的现象,劝谏皇帝要进用贤能贬退无才。

  B.吴奎代理开封知府时,处理事情敏捷,特别是对富豪孙氏侵占别人的财产和利益一事的处理,更使他名声赫然。

  C.宋神宗刚即位时,想召王安石到朝廷任职,在吴奎的极力劝谏反对之下,宋神宗没有重用王安石,只是任命他为江宁知府。

  D.御史中丞王陶因毁谤宰相韩琦而被贬,吴奎也因支持王陶而受到牵连,但在司马光的劝谏下,皇帝还是把吴奎留在了中书省。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3分)

  (2)毋为人所测度,而取轻于天下。(2分)

  (3)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3分)

  参考答案:

  9.D(竟:终究)

  10.B(A项,前一个为连词,表转折,却;后一个为连词,表递进,而且。B项,都为介词,凭借,凭着。C项,前一个为副词,于是,就;后一个为副词,才。D项,前一个为介词,由于,为了;后一个为介词,替,给)

  11.A(③句是吴奎代理开封知府时的所作所为,⑥句是司马光的谏言)

  12.D(吴奎并未支持王陶,而是反对王陶)

  13.

  (1)认为陛下说起来虽然恳切却不能施行,实行起来虽然急速却不能持久。(3分。谓:认为;切:恳切;锐:急速)

  (2)(陛下)不要被别人妄加揣测,从而受天下人轻视。(3分。测度:揣测;取轻:轻视,看轻;被动句式)

  (3)皇帝下诏任命王陶为翰林学士,吴奎坚持认为不可以。王陶又上奏吴奎迎合依附。 (4分。除:授予;执:坚持;疏:上奏;阿附:迎合依附)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9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3
下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3

相关推荐

  • 《沧浪亭记》文言文赏析

    《沧浪亭记》文言文赏析   【作品介绍】   《沧浪亭记》是归有光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它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

    2023年1月11日
    270
  • 《纪昌学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纪昌学射 《列子汤问》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òu]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

    2023年1月3日
    204
  • “沈法兴,湖州武康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沈法兴,湖州武康人也。父恪,陈特进、广州刺史。法兴,隋大业末为吴兴郡守。东阳贼帅楼世干举兵围郡城,炀帝令法兴与太仆丞元祐讨之。义宁二年,宇文化及弑炀帝于江都。法兴自以代居南土,宗族…

    2022年12月31日
    265
  • 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阅读答案及赏析

    酹江月·驿中言别 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

    2023年4月12日
    240
  • 《蔡邕听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蔡邕听琴 吴人有烧桐以爨①者,邕闻火烈②之声,知其良木,因③请而裁④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⑤名⑥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

    2022年12月17日
    287
  • 《裴琰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裴琰之作同州 司户,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 △ 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书判。”既数日,崇…

    2022年12月17日
    3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