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子传》有感

读《孔子传》有感

孔子,一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怀着对孔子为何伟大?为何被后人称为圣人的疑问,我打开了《孔子传》.

《孔子传》讲述了孔子的一生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孔子在这个人生阶段中有兴有衰,但孔子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志向,可见他高尚的品德。而孔子被称为圣人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他那高尚的品德吧!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出生于一个“士”家族,但随着时间的流去,孔子父母皆逝,那是孔子才十七岁,还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孩子,也就是以至于他在社会中唯一的依靠“士”的身份没有了,孔子还如何实现那远大的志向呢?只有“靠学识”,但孔子的志向为什么要立下呢?“所谓”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因为这三者的关系而立下的,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孔子在二十岁时就成为了“兴艺”专家,得到了国君“鲁昭公”的礼物“鱼”就是揭示了“志向”的重要性。它能带来无尽的动力。

三十而立–经历了十五年难得磨炼孔子“立”起来了,书中也提到了立的两个指标1、社会的认可,2、自身的境界,在这其中我不由得感到孔子这些年的勤奋,努力这也反映了一个道理:“努力总会有收获,重在于你努力的程度”一个人如果没有上进心那将会是一败涂地最终“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我还从孔子创办私学中学到了“复习”的重要,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达到按时温习并坚持下去,也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好学,只有把学习当成乐趣,那你随时就会学习、温习。而在孔子到齐国后,又反映了一个道理“统治者如果想要长久统治就须用仁政”。但无论一个人多优秀,也不能张扬高调。

四十不惑–四十不惑这一篇中,我感触最大的就是“不惑”这一词的理解,当我自己第一次看《论语十二篇》时心里就有个疑问,四十不惑指的是什么都知道,无所不能吗?可是看了《孔子传》一书我才知道不是的,毕竟只是是无限的,身边的一切,确切的说是万物内皆含知识,拿叶子来举例,它就有生物学中的知识。所以知识是学不完的,无论你悟性有多高。其实不惑指的就是1、确立志向,对人生方向不再动摇。2、有判断力,在大是大非不再迷惑。这也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要去培养的东西。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上天的旨意,其实这并不是天命,比如我们生在哪,好学或不好学都是天命,孔子在五十的这几年也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去实践了为就是当上了乡长,毕竟孔子早已靠自己的学识名振远扬从孔子把地方治理的有规有矩,从最后当上司寇来看更能体现“仁”的重要性,也就是“仁政”,孔子的核心思想。

六十而耳顺–耳顺指的是1、尊重别人的意见。2、听到顺耳之言不会沾沾自喜会坚定自己的立场,从这对耳顺的解释就可以看出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进所达到的境界之高,其实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听得意见。这也侧面体现了耳顺与判断力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后文所说怒比忠更重要,这些可以体现出孔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因为学习他的境界才会提高,因为境界的提高,孔子才会称为“圣人”高尚的人。可见学的价值。

七十而从心所欲–在十七岁的孔子对“学”已成化镜经常与学生讨论自己已在政治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命运”弄人,从他17岁父母皆逝,又到现在又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的弟子也一个个逝去。可见孔子命运的悲惨,但他一直保持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孔子在外十四年中也无时无刻不忘回到祖国连自己逝世后也要求按殷商的礼仪在安葬他,这就是高尚的品德!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

  • 东野圭吾《谁杀了她》读后感200字

    东野圭吾《谁杀了她》读后感200字: 《谁杀了她》加贺系列第三本,等我看完全系列会出一个合集。 这本书还是蛮特别的,语言精炼,毫不拖沓。从一起密室杀人案开始,出现了两个嫌疑人,以及…

    2023年4月18日
    30
  • 读《侠客行》有感2000字

    读《侠客行》有感2000字: 主要讲了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小说书名来自李白的同名古言诗,小说内容也与书的内容密切相关。平时没事多读读古诗是有益的,短时间看不出来,但时间久…

    2023年3月15日
    47
  • 保持真我活出精彩

    这是一篇高中高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古往今来,遍观天下先驱者,往往都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态度和“明知不可为…

    2023年2月4日
    38
  • 有关文明心得体会范文5篇

    有关文明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更是一个“文明古国”.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文明意识越来越强烈.一个人如果…

    2023年2月21日
    45
  • 读《一千名士兵与一个婴儿》有感600字

    中国有句古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如果种下的是爱,收获的,又会是什么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新语文读本》中的《一千名士兵与一个婴儿》这篇文章。 文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四…

    2023年5月10日
    24
  • 《等你回家》读后感700字

    不久前,参加新华书店举办的“书香福利”赠书活动,送到了一个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叫做《等你回家》的书。说,这本书是根据安徽的一名特警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我听到特警两个字,眼前顿时一…

    2023年5月9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