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元史·列传七十八

文言文阅读:元史·列传七十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天历二年,蜀兵起,荆楚大震,复拜山南廉访使。人谓公老,必不行矣。天璋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遂行。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万余言,目之曰《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既归汴,以余禄施其族党,家无甔储,天璋处之,晏如也。至顺二年卒。

  (选自《元史·列传七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弊也,尚足法耶 法:效法。

  B.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 董:监督管理。

  C.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 中:裁决。

  D.至则厉风纪,清吏治 厉:严肃整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反映卜天璋有治事之才的一项是( )

  ①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 ②郡县争赂之,饶独无有

  ③省臣衔之求其罪无所得 ④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⑤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⑥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A.①④⑥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卜天璋有胆有识,正直廉洁,从不畏惧豪强,能够秉公执法,所以在吏不敢决的情况下,省里派他前往审理刘帅案件。在审理谋反案件时,皇帝也放心地让他主持。

  B.卜天璋勤政爱民,总是为百姓着想,所以当省臣索要贿赂时,他坚决不送,以免给百姓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以致省臣对他恨之入骨,想要寻他的’罪过来治裁他。

  C.卜天璋忠君爱国,以天下事为己任,他认为做官做宦,就应当为国分忧,为民着想,生有意义,死得其所。天历二年,他虽年已八十,依然迎难而上,为安定地方做出了重大贡献。

  D.卜天璋治理地方,大致有如下特点:采取不扰民的政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兴办学校,整顿社会风气;以民为本,十分注意从百姓角度考虑问题。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

  答:

  (2)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答:

  (3)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

  答:

  参考答案:

  1.C (中的意思是治裁、陷害。)

  2.A (②表现他刚直不阿,③与卜天璋无关,⑤表现他爱国。)

  3.B (错在两点:一、怕给老百姓造成沉重负担的意思文中没有;二、不是想要,而是已经这样做了。)

  4. (1) 百姓像这样饥饿,如果等到请求被批准再行赈济,百姓就要饿死。(2)天璋是个清廉审慎的人,一定能审出实情。(3)最终打开仓库进行赈济,百姓依靠这个保全了生命。

  【参考译文】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时聪明颖悟,长大后有正直的气节,读书读史,懂得成功失败的重要原则。大德四年,担任工部主事。蔚州有个叫刘帅的,强横地夺取百姓的田产,官吏不敢判决,行省征召天璋前往审理这件事,刘帅服罪,田产最终又归还了百姓。尚书省成立,升任为刑部郎中。恰值盗贼横行,当时人们议论要让犯人家属都穿青色衣巾,以与其他百姓相区别。天璋说:囚徒满路,是秦的弊端,这还值得效法吗?大家醒悟过来,就打消了这种想法。有人告发诸侯王阴谋造反,皇上派遣天璋审讯这个案子,很优厚地赏赐了他。仁宗皇帝召天璋进宫见驾,当时兴圣太后在座,皇帝指着他说:这是不贪贿赂的卜天璋。后来被命令审理造反的案件,皇帝看着左右大臣们说:天璋是个清廉审慎的人,一定能审出实情。天璋接受命令,案件依靠他而没有冤情。皇庆初年,天璋担任归德知府,鼓励农耕,兴办学校,修建河渠,河患于是消除。改任为饶州路总管。天璋到了以后,听凭百姓自行生产,万事不搅扰百姓,百姓大悦,所辖范围内政治清明。当时省里的官员主管田地的事情,作威作福,任性胡为,郡县官员争着贿赂他,企盼免受罪责,只有饶州没有贿赂。省臣十分憎恨天璋,将要用严刑竣法来治裁他,却找不到他的罪过。县里报告发生了饥荒,天璋立即打开粮仓进行赈济,同僚们认为不可以,天璋说:百姓像这样饥饿,如果等到请求被批准再行赈济,百姓就要饿死。没有申请的责任,我单独承担,不会连累你们。最终打开仓库进行赈济,百姓依靠这个保全了生命。他在事情到来之时就是这样无所顾虑。天历二年,蜀兵发动叛乱,荆楚地区大为震动,天璋又被任命为山南廉访使。人们认为他老了,一定不会前往。天璋说:国家正举步维艰,我八十岁了,常怕死不得其所,又哪里敢躲避灾难呢?就出发了。到达之后,严肃风纪,澄清吏治,州郡变得整饬不乱。恰值皇上下诏让三品官讨论时政得失,他就上书列出了二十件事,共万余言,起名为《中兴济治策》,都说中了当时的弊端。回到汴地以后,他把自己的俸禄施舍给亲戚同乡,家里没有剩什么积蓄。天璋对此十分泰然。至顺二年去世。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9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4
下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4

相关推荐

  • “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公召入,见其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公留之,慧过凡仆。往来笺奏,任意裁答,无不工妙。主人与客弈,陆睨之,指…

    2022年12月30日
    254
  • 王安石《送胡叔才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送胡叔才序 王安石     叔才,铜陵大宗,世以赀名。子弟豪者驰骋渔弋为己事,谨者务多辟田以殖其家。先时,邑之豪子弟有命儒者,耗其千金之产,卒无就。邑…

    2022年12月31日
    240
  • 刘长卿《送上人》阅读答案及赏析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注:沃洲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相传僧支遁曾于此放鹤养马,道家以为第十二福地。 1、本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

    2023年4月9日
    263
  •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

    2022年12月27日
    207
  • 汉乐府民间诗歌长歌行

    汉乐府民间诗歌长歌行   《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相关的信息,我们来看看下文。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

    2023年4月13日
    215
  • 《任末负笈从师》原文翻译

    任末负笈从师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④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⑤其衣…

    2022年12月30日
    3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