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馆》中看人生

从《茶馆》中看人生

这几日借着零碎的时间,读完了老舍的话剧《茶馆》,大师的这本传世之作,我不敢妄加评论,在此只是简单地写些自己不成熟的感受。在日后再有机会翻阅这本话剧时,便能与今日之感受,与之对比,期间的乐趣和收获,定是不胜枚举。

清朝末年的老北京,与王掌柜经营裕泰茶馆一样的茶馆有很多家,老舍的故事便是从王掌柜的这家茶馆的一个早晨开始的。茶馆和酒馆这种地方,向来是各种话题云集的信息大市场。茶客有聊国家大事的,也有唠别人闲话的。在这茶馆里,有身份地位的,没身份地位的,正义凌然的,偷鸡摸狗的,忠厚老实的,丧尽天良的,各种各样的嘴脸,各种各样的故事。

在这我且要把常四爷写一写,一辈子最爱打抱不平,在那个人吃人的社会,在那个每一个人都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社会,有这么一个正直且敢作敢为的人,肯为来茶馆讨饭的母女买两碗面。敢在戊戌变法刚刚失败,那样敏感的社会风气下,说一句“大清要亡”。历朝历代,百姓是最没有话语权的群体。又或者“敢怒而不敢言”是封建统治下的常态。所以在世风日下,国家眼看都要亡了的境况下大多数人都只是沉默的大多数,故常四爷的所作所为,在那样的环境中,就更加难能可贵。

再说说吸大烟的“唐铁嘴”,这个每天来茶馆蹭茶喝的江湖骗子,其实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大部分——有一定知识的小市井人物。20年后,也就到了民国年间,这个唐铁嘴又来到小茶馆,原先的粗布大衣,变成了绫罗绸缎。借着乱世的动荡,凭着自己一张能说破天的嘴,愣是在军阀那里发了一笔横财。这个人到茶馆后,本以为他戒掉了大烟,也算凭着自己的本事,找到了一门活下去的营生。可是剧情一转,这家伙开始显摆了,没想到他不吸大烟,开始吸白粉了。而且还恬不知耻的说什么“吸着日本人的白粉,卷着英国人香烟,我这把贱骨头,他们这俩大强国也要供着咧。”这种人可悲又可恨,可悲在当时的社会容不得这种人好好活下去,可恨在这种人面临苦难时自甘堕落。

第三要说说那个恬不知耻的人贩子刘麻子,为了自己能活下去,把人家穷苦人的女儿200两银子卖给一个清朝的公公,而只给人家女儿的父亲十两。这还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当是这位庞公公已经年过半百,老的话都说不清楚了。好在这世间有因果报应,后来这位刘麻子又给一对逃兵介绍买一个婆娘,可笑的是,这两兄弟只要一个老婆,就是一人半个,而更可恶的是,这为刘麻子连这样的生意都做。不料买卖还没谈成,追查逃兵的大兵就到了,最后刘麻子就阴差阳错的做了那两个逃兵的替罪羊。

最后,还要为酒馆的房主秦二爷写点东西。秦二爷一心想着实业救国,可是中国人自己的厂子,哪有生存下去的空间。内有清政府、军阀的剥削,外有洋人的排挤打击,辛辛苦苦干了50年,到最后,还是一场幻梦一场空,连个棺材本都没落下。

又过了20年,日本人被赶出去了,但下层人民的遭受的苦难和剥削还没有停止,刘麻子的儿子勾结外国人,要霸占茶馆,唐铁嘴的儿子成了庞公公后人的走狗,扬言要拆了这60年的老茶馆。在各路势力逼迫压榨下,王掌柜万念俱灰,这时酒馆也迎来了最后一波客人,已是老朽之年的秦二爷和常四爷,三位老友相见,谈起自己这60 多年的营生,无限的感慨和悲惋。很喜欢常四爷最后的独白“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可是,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我呀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松二爷,我的朋友,饿死啦,连棺材还是我给他化缘化来的!他还有我这么个朋友,给他化了一口四块板的棺材;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看,(从筐中拿出些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三个人为自己撒完纸钱,各自散去,茶馆的故事也就告一段落。

话剧的最后,我只能对这些人报以同情。可是人们又多么擅长淡化悲剧,尤其是淡化别人的悲剧。故事是虚构的,可材料却来源于老舍自己的耳闻,旧社会的残暴,受苦的还是下层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似乎不管时局安平还是动荡,受苦的都是下层人民。历朝历代每逢盛世,总是有不少的能臣,但一到乱世,真正为民请命的寥寥无几。但退一步想,也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这帮敢怒而不敢言的手无寸铁的人民,支撑着中国走到今天。

过去的苦难,我们除了报以追忆和同情,或许也不能有其他大的作为。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老生常谈的道理,永远都不会变。每次走在街上,看着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奔忙的人们,我都会投去尊重的眼光。是他们组成了每一个城市的血脉,让城市那颗喝血的心脏,得以博跳下去。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

  • 红楼回望,满纸溢馨

    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题记  张爱玲曾说:“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无香’。第三件我却不记得不清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

    2023年5月3日
    34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心得400字

     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有感 期末刚结束,就给我买了一本书,书名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以为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其实我在教室的读书角已经把这本书看完了,但我还是很认真的又看…

    2023年5月6日
    34
  • 《奋斗,在新时代的春天》读后感范文

    勤于总结跳出“套路”——《奋斗,在新时代的春天》读后感范文 每一项工作都一套既定的流程,学习现有的规律和“套路”是最初接手一项工作时的“必修课”,但人不是“流水线”,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3年4月24日
    44
  • 读《胜者思维》有感1500字

    逆势攀升成就胜者思维——读《胜者思维》有感1500字: 最近有幸拜读了金一南先生继《苦难辉煌》后的又一力作《胜者思维》,感触良多,序言中提到,“什么都可以替代,胜利无法替代”,这是…

    2023年4月2日
    55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600字

    作者:偷懒的维塔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倒不如说在两人关系中占据优势的人永远可以率性而为,但处于被动的人只能做别人的附庸。 德克斯特14岁那年遇上了11岁的朱…

    2023年3月3日
    47
  • 闪闪惹人爱读后感700字

    这是一本阳光写的书,主角是一位椰子头女孩米诺,她还有一个可爱的外号“糯米团”。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数学,因为她的就是去送她上数学补习班才出车祸离世的。 对于八岁就失去的糯米团,非常…

    2023年5月6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