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陵散著称的是谁?
嵇康(223-262)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至(今安徽宿州市西南)人。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来投靠司马氏 当了吏部尚书,曾劝他出去做官,他遂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以拒绝。因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
广陵散的说法;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曾一度流失,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们今天听到的《广陵散》。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
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当时与他齐名阮籍,在音乐史上常有嵇琴阮啸的说法。
嵇康对那些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更深恶痛绝那些乌烟瘴气、尔虞我诈的官场仕途。嵇康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但正是由于嵇康那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最终为他招来了祸端。
他提出的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张,深深刺痛了统治阶级的要害。有一些仇视嵇康的小人在不断的诽谤和唆使下,公元262年,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
《广陵散》千古绝弹:在刑场上,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但这种“请求”是不会被当权者接纳的。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此时嵇康年仅三十九岁。
二、广陵散著称的作者是
嵇康好琴,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被月华亭之夜景神韵所感,夜不能寐,起坐抚琴,琴声悠扬,直冲月华,感得月华凝结而成的灵幽前来觅听,弦断而终,这一幽灵现身相见。
此幽灵自称来自于古月国之琴师,逝后为月神所摄,魂魄不散。随之与嵇康共谈音律,又索琴续弦,弹曲《广陵散》授予嵇康,声调绝伦,叹为神曲,让嵇康发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名。这古灵真有意思,好像有谁稀罕知道你姓名一样。
广陵本是扬州的称谓,“散”乃是诗词歌赋的形式,有人以为这是流传于扬州一带的琴曲,这种认识也比较广泛。
还有一种认识是:东汉末年的《广陵散》就已经出现了。而东汉末年的广陵地区是指今安徽寿县。有人认为《广陵散》是流传于广陵地区的《聂政刺韩王曲》。现如今流传的《广陵散》曲谱,谱中也有“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分段标题,所以历来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曲》看作是异名同曲。
这是《广陵散》名称的由来,是神曲假借地名而来。
但实际上《广陵散》远非表面层次上能够诠释出本来意义的曲意。因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说到《广陵散》不得不说一下嵇康。因为这个世间只有嵇康能把此曲的真意感同身受融为一体。
《广陵散》不是嵇康的专利,但也只有嵇康能拥有它的专利,可以说嵇康之后再无《广陵散》。
嵇康本是性情散淡之人,偏偏又做了曹魏的中散大夫,对名利不屑,又崇任自然与自由,一生研习养生之道,人虽在世其本却很难与世同尘、苟合,那颗心捧出来无处置放,所以他能直面生死。
后来,他悟得邙是我华夏生灵之脐,唯有死后魂归邙山方是真正的归宿。这期间的《广陵散》是洗涤打扫心灵尘垢的妙帚。
因此,当年嵇康临刑前真正的悲喜交集,手挥五弦,神驰邙山,志高清远。邙山在五音中位处角音,因此这一段弹的应该是角调。
可后人不知其神曲之神韵通灵,通魂、通性,在弹这段时音转高亢,翻做宫调,以为临刑前嵇康心存悲壮,其实大错特错,嵇康魂归故里,心坦然、淡然、怡然,像是一个婴儿。《道德经》中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而《广陵散》的玄妙之处在于一人弹一人听,也就是自己弹给自己听,是自己与自己心的交流,多一个人便多了一分杂音。这也是当年嵇康临刑前弹《广陵散》,三千太学生围听,竟无一人领会。
以至嵇康说道:“《广陵散》从此绝矣”的千古之叹。因此,嵇康之后再无《广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