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向死而生 —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吾人别无它途,唯有直面无常,向死而生。

当你被告知身患癌症,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是整日惶惶不可终日,抱怨命运的不公;亦或是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或许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与死神面对面,方能感受到死亡的意义;作为一名医学生,真正被这本书吸引倒不仅仅因为它是一本与医学相关联的书,而是作者保罗所处的角色:医生与患者-救赎与被救赎的关系;无论作为医生还是病人,他一直都与死神面对面:检验、对抗和接受,他想帮助人们理解死亡,并直面自己必死的命运。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保罗留给世界的告别书,整本书里没有与癌症抗争的励志故事,没有奋力疾呼命运不公,他只是平静的,冷静的,娓娓道来他这一生的经过和对生命,对死亡的感悟。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当我身体强健时和至死方休;仅仅只有200多页,保罗还未写完这本书便已将躯体化作春泥;似乎并不完美对吗?但也如保罗所言:你永远无法到达完美的境地,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追求,你能看见那无限接近完美的渐近线;书的上半部分主要回忆了他是如何弃文从医的和对医学,人性,医患关系的理解;或许医者的文字总是冷静,他将一切写的云淡风轻,但我仍能感觉到他隐隐的不甘与无奈。后半部分主要是记述了患病后他的所为和所感,牡丹亭中言: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患病后,保罗对于生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笔耕不辍,继续前行。重回手术台,至死方休。

弃文从医,让我很容易想起中国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他们恰好相反。或许是时代背景的不同吧。我常常觉得文学与医学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医可医人,文可医心。鲁迅先生想改变当时中国人的思想,于是他选择以笔为戎;而保罗想探索生命的真谛,于是他选择从医,拿起手术刀;

和保罗一样,对于医学生来说,未来我们会走向医院,面对各种各样的生离死别,看许多的悲喜故事。我们会常常看见和死神作斗争的患者,对生命的感悟也会更深些。的确,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让患者活着,体面的活着。但是同时也应该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病在目前来说是医生无法治愈的,在这时,医者的职责,不是延缓死亡或让病人重回过去的生活,而是在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他们庇护与看顾,直到他们可以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并想清楚今后何去何从。正如特鲁多医生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为未来我走向岗位指引了方向。

我时常也会想,或许某一天我失去最亲最爱的人,我该要如何去面对他在我生命中留下的印记。我能否治愈自己,习惯没有他的日子。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位母亲的妈妈因年老离开了人世,这位母亲隐忍地对她女儿说:“妈妈,没有妈妈了。”听到这,我便想起来或许再过几十年,我的母亲也会老去,甚至离开,便哭的不能自已。即使作为一名医学上,对生与死应当比别人看的更透彻一些,但是仅仅只是想象着挚爱的离开我便不知该如何接受,更别说是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了。但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丧亲之痛是不会隔断你对他的爱的,生与死,谁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们有适应和处理的能力;就算无法掌控,也能因为对生与死的探寻,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一个人的离去固然令人悲伤,但纵观他活过的这一生,却不是一个悲剧。他的生命以另种形态继续延续着。

另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也让我对此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舅舅是一个老烟民了,烟龄或许比我的年龄还大,他从来不认为肺癌这样的疾病会找上他,直到某一天他真的感觉到自己身体不对劲了。所有的症状都在提醒他,他真的病了,直到这时,他才开始真的害怕,在医院检查等待结果的那两天,我们都很煎熬,妈妈告诉我舅舅可能患上肺癌后,我一时之间竟不知道做什么,只是打了个电话,和舅舅聊了聊天,我不敢表现得太难过,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反过来安慰我,他告诉我要是真的确诊肺癌了,他还是会继续回到学校教书,会用尽自己的余光,他说死也要死的有价值些。好在后来检查结果出来了,不是肺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舅舅立马把烟给戒了。我想,这应该是他这几年来离死神最近的了吧。舅舅的选择和保罗医生有些相似,保罗医生患病后也是选择回到工作岗位,继续为了患者们和死神做斗争,事实是他自己也在和死神较劲呢。于是,我更能理解保罗医生的选择了。

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人员,保罗写的有关医学的东西都让我深有感触,对于他的离去更加惋惜。医生的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好不容易最苦最累的住院医师培训就要结束,家庭也非常幸福美满,眼看着离美好的未来越来越近,生命却倏然走到了尽头。保罗的经历也告诫我某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一名病人。或许会在救人的途中倒下,被同行们拯救。人生这场旅途中会有许多的角色,角色的转化却不止医生和病人。所以或许某天我们也会将呼吸化作空气,希望我们也能留下一些财富给予他人。在书中,我也看到这样一句话:“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活着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

这是一本生命的告别书,但也如保罗所说:“我将死去,也仍将前行。”读罢此书,我对于生与死有了更深的感悟,未来在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担负起职责,理解患者的伤痛,庇护他们,引导他们走好接下来的路。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不论何时,想做的事,只管做便是。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7:39
下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7:39

相关推荐

  • 剥豆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在语文书上读了《剥豆》一文,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很深。 《剥豆》这篇课文写得是一位与儿子比赛剥豆,心里一直矛盾着,想以各种理由让儿子羸,不想让他伤自尊心。可是没有,儿子输了后并…

    2023年5月7日
    275
  • 读《芝麻开门》有感500字

    如果你刚刚转学到一个新的,周围没有了交好的,没有了信赖的,没有了熟悉的环境,会不会感到一丝恐慌呢。小男孩张天却很好地适应了转学。 张天是《芝麻开门》的主要人物,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

    2024年4月2日
    192
  • 读《荷花》有感400字

    读《》有感 今天,我读了《荷花》这篇短文。荷花那不孤傲、不娇贵、毫无私心的品格深深感动了我。 “荷花从不孤傲,要开就是满池满塘……”这使我觉得荷花是那么合群。古语说:一花独放不是春…

    2023年5月22日
    228
  • 数理化通俗演义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糖衣背后的沉思一一读《数理化通俗演义》有感 《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本书是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梁衡的力作。作者称这本书像是披在数理化上的一层薄薄的糖衣,裹住了学习的枯燥…

    2024年7月20日
    159
  • 春天放风筝作文

     春天放风筝作文200字 1   春天真的到,周末,广场上草地间满是放风筝的人儿,有孩,有情侣,有爸爸也有妈妈,也在空中扯着线但不知风筝在那里的已经成功者,更多是还在屡败屡战的拉着…

    2024年4月5日
    212
  •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后感

    里机缘巧合,我读到了季羡林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书,像是遇着了一位有见地的长辈,对于生平诸事对我侃侃道来,他的见解,他作为过来者的种种人生感悟和对一些事物的思索等等,都使我受益匪浅…

    2024年6月9日
    1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