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大沽路与成都北路交叉口的这块牌楼上,写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遗址,大多数走过的人都不会注意或驻足。但对于行将百年的中国共青团而言,这块牌楼背后,深藏着一段重要的峥嵘岁月。
13年前,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在这块牌楼后面的大楼里,每天进出难免抬头一瞥,没想到多年后,由于共青团的工作情缘,我会成为这段历史的挖掘者、宣传者和守护者。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以后,非常重视吸纳优秀青年和开展青年运动,决定由张太雷、施存统等人在上海负责整顿和恢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他们的工作场所就在大沽路。从1921年底至1922年6月,以施存统为主要负责人的团中央就在这里办公,直到1922年团一大召开后。这半年也被视作团一大召开前的“关键筹备”阶段。
这短短半年的“关键筹备期”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学习共青团历史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段历史不仅相关资料非常有限,在多个纪念馆中只有寥寥数语,而且能说清这段历史的专家也凤毛麟角。带着对共青团历史的好奇心和责任感,我和团静安区委的小伙伴“天南海北”的探究,也就此开始。
探究历史并非我们的强项,但好在我们有一腔热忱。到处“搭讪”青运史专家,到报社资料库搜寻老报纸,去电视台一帧一帧地翻看几十年前的新闻片段,到旧书网看到关键词就马上下单……这些努力,让那些几秒钟、几句话的碎片信息逐渐拼出了越来越清晰的脉络。
为了挖到更多“宝”,这3年的“搜证之路”越走越远,从浙江金华的施存统故居到北京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再到广州的“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专题研讨会……哪里可能有新讯息,我们就去哪里。
记得2020年到北京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刚走到2楼我就惊喜地发现,正在展出的团一大到团十八大展板中,第一块上赫然出现了大沽路遗址的照片:“果然来对地方了!”当时,我们与胡献忠馆长作了深入交流并得到专业指导,大有收获。
2021年,我收到俞秀松继子、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俞敏老师的微信:“广州将举办‘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专题研讨会,可能和大沽路的事有关,届时还有很多专家,我推荐你参会。”我二话不说就随专家们启程奔赴广州。研讨会上,我了解到当地已连续8年在全世界寻找档案史料,大批专家接续研究,并在东园筹建团一大纪念馆,我的动力也更足了:“原来做青运史研究可以这么专业和持之以恒。”
虽然团中央机关的原址不复存在,但我们努力让它重现!我们在线上还原了遗址旧貌并建立纪念馆,让青年通过网络对这段历史触手可及。我们在上海大学建立“初心团校”,复刻的牌楼成为团校正门,艺术家创作的“初心之垣”雕塑墙成为必经之路。我们还将大沽路团中央等比例复刻到红色主题密室,将历史融入青年的娱乐方式,寓教于乐。
最近,我们用Z世代喜欢的方式,打造《光影先锋》红领巾小剧场,通过制作戏剧盒子微缩场景,让少先队员演绎少年俞秀松、施存统和大沽路团中央的故事,在体验中深刻感知历史内涵。我们通过高颜值、高流量的JA37民星讲师团,以团史和个人实践相结合,通过基层点播的形式将课程送到静安区的各个学校。我们与大V合作,精心打造与这段历史有关的主题剧本杀和沉浸式团课,将在建团百年之际与大家见面。我们将努力在建团百年和中共二大百年之际,将大沽路团中央与一街之隔的中共二大纪念馆进行微更新改造,让这个沉寂多年的红色地标再度热闹起来。
团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 吴佳妮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则为【为了讲好团史,当一回“名侦探”,值】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