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辨字组词。

  弈( ) 诲( ) 惧( )

  奕( ) 悔( ) 俱( )

  矣( ) 曰( ) 援( )

  唉( ) 日( ) 缓( )

  二、写出下列加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学弈

  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非然也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及其日中如探汤

  三、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四、抄写《两小儿辩日》中的比喻句,并写出这些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四个打比方的成语。

  如:对答如流、多如牛毛

  ( )( )( )( )

  六、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七、结合注释读古文,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①我所欲也:是我所想要的。②熊掌: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③亦:也。④二者:指鱼和熊掌。⑤兼:同时都得到。⑥舍:舍弃。⑦取:选择。⑧生:生命。⑨义:正义。

  参考答案

  一、学弈、神采奕奕;教诲、悔悟;惧怕、俱乐部;

  俱往矣、唉声叹气;名曰、日子;援助、缓慢。

  二、弈:下棋;通国:全国;善:善于,擅长;诲:教导;援:引,拉;俱:一起;弗若:不如;然:这样。以:认为;去:离;及:到;探汤:把手伸向热火里。

  三、1.的 2.弈秋的教导;鸿鹄 3.他,指前一个人

  四、1.日初出大如车盖,把初升的太阳比作车上的’篷盖。2.及其日中如探汤,把中午的天气热比作把手伸到热水里。

  五、守口如瓶 如释重负 如饥似渴 如虎添翼

  六、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

  七、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不能同时都得到时,我选择熊掌而舍弃鱼。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生命和正义不能同时都得到时,我选择正义而舍弃生命。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28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6日 12:44
下一篇 2022年12月6日 12:44

相关推荐

  •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及答案(10套)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

    2023年4月10日
    244
  • “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父琛,仪同三司,及汪贵,追赠平乡县公。 汪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长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解褐周冀…

    2023年1月3日
    259
  • “一县繁花香送雨,五株垂柳绿牵风”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一县繁花香送雨,五株垂柳绿牵风”这两句写登楼所见之春日景色——遍地繁花,香飘四野,连雨也带着花香;垂柳碧绿,随风摇曳,好像绿柳牵着…

    2023年3月21日
    224
  • 贺复孙《江州庾楼》阅读答案

    江州庾楼 [元]贺复孙 宿鸟归天尽,浮云薄暮开。 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 (选自《元诗体要》) (1)请简要说明“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如何借助拟人手法…

    2023年3月12日
    276
  • 文言文《次北固山下》鉴赏

    文言文《次北固山下》鉴赏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

    2023年1月6日
    282
  • 文言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文言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

    2022年11月28日
    30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