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叔孙通列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史记·叔孙通列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徒长沙,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①。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②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注:①肄:学习、练习。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了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及项梁之薛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C.谒者智礼,引以次入殿门 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

  D.度吾所能行为之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

  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

  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您都是凭当面阿谀得到了信任和富贵

  C.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

  摆开战车骑兵步兵以拱卫皇宫,设置士兵的队列,并竖起旗帜

  D.以尊卑次起上寿

  按照地位高低的次序起身上前,为皇帝祝寿

  (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 )

  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③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⑤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⑥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初即帝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

  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

  C.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

  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答案:

  (1)B

  (2)C

  解析:“鄙”应该是“浅陋”的`意思。

  (3)A

  解析:A项中的两个“因”都是连词,“于是”的意思;B项中第一个“之”是“动词,到”,第二个“之”是“助词,的”;C项中第一个“以”是“介词,按照”,第二个“以”是“介词,与上下等词连用”;D项第一个“所”是“放在谓语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第二个“所”是“与‘为’呼应,表被动”。

  (4)C

  解析:“兵”不是“士兵”,而是“兵器”。

  解析:②句是说高帝,与叔孙通无关;⑤句是说御史执法,也与叔孙通无关。据此可排除另外三项,选B项。

  (5)D

  解析:不是所有的鲁地儒生都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文中说“鲁有两生不肯行”。

  参考译文:

  叔孙通是薛县人。等项梁到了薛县,叔孙通便跟随了他。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叔孙通就跟随了楚怀王熊心。怀王被项羽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去了,叔孙通便留下奉事项羽。汉高帝二年(前205),汉王刘邦带领五个诸侯王攻进彭城,叔孙通就投降了汉王。汉王战败西去,叔孙通于是最后跟随了汉王。

  汉高帝五年(前202),天下已经统一,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当时汉高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庭中立柱,高帝为这事感到头疼。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讨厌这类事,就劝说道:“那些儒生很难为您进攻夺取,可是能够帮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高帝说:“该不会像过去那样的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我愿意略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新礼节。”皇帝说:“可以试着办一下,但要让它容易通晓,考虑我能够做得到的。”

  于是叔孙通奉命征召鲁地儒生。鲁地有两个儒生不愿走,说:“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您都是凭当面阿谀得到了信任和富贵。我们不违心替您办这种事,我们不走。您还是去吧,不要玷辱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鄙陋的儒生啊,一点也不懂时世的变化。”

  于是叔孙通就与征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他们和皇帝左右有学问的侍从以及叔孙通的弟子一百多人,演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说:“皇上可以试着来视察一下。”皇帝视察后,让他们向自己行礼,然后说:“我能做到这些。”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

  汉高帝七年(前200),长乐宫已经建成,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那礼仪是:先在天刚亮时,谒者开始主持礼仪,引导着诸侯群臣、文武百官依次进入殿门,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步兵和宫廷侍卫军士,摆设着各种兵器,竖立着各式旗帜。谒者传呼“小步快走”。大殿下面郎中官员站在台阶两侧,台阶上有几百人之多。凡是功臣、列侯、各级将军军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面向东;凡文职官员从丞相起依次排列在东边,面向西。于是,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房里出来,百官举起旗帜传呼警备,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诸侯王以下的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仪式而惊惧肃敬的。等到仪式完毕,再摆设酒宴大礼。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地低着头,按照地位高低的次序起身向前,为皇帝祝寿。斟酒九巡,谒者宣布“宴会结束”。最后监察官员执行礼仪法规,找出那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把他们带走。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大典之后,高帝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赏赐黄金五百斤。叔孙通出宫后,把五百斤黄金,都分赠给各个儒生了。这些儒生都高兴地说:“叔 孙先生真是大圣人,通晓当代的紧要事务。”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29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6日 12:46
下一篇 2022年12月6日 12:46

相关推荐

  •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的词意:最令人动情的是,即便折飞了梅花,也无法寄托我对你的思量。意思是说:我的相思之情即使折尽梅花也难以表达。 出自周密《高…

    2023年3月29日
    260
  • 《三国志•魏书》“王肃字子雍”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王肃字子雍。年十八,从宋忠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四年,大司马曹真征蜀,肃上疏曰:“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

    2022年12月30日
    313
  •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 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一般说,苏舜钦写景物的诗并不以再现自然美见长。他笔下的景物大多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比如“绿杨白鹭俱自…

    2023年5月15日
    249
  •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读〈孟尝君传〉》作者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驳论文。王安石指出孟尝君非将士之人,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而已,而贤明之士是指治国安邦的人,正因为孟尝君门下尽是一些雕虫小技之士,所…

    2022年12月28日
    278
  • 《宋史•安丙传》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通判隆庆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守张鼎,发常平粟振之。寻又凿石徙溪,自是无水患。知大安军,岁旱,民艰食,丙以家财即下流籴米数万石以…

    2023年1月2日
    322
  •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句(精选300句)

    1、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鲍溶   2、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3、子母分离兮意难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4、…

    2023年5月18日
    3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