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为不可胜——《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军形篇

先为不可胜——《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军形篇

上一篇主要讲的是孙子兵法读后感·第四篇-军形篇(一):先胜后战,告诉我们“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思想。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四篇“军行篇”的第二部分,先为不可胜。

一、兵法解析

战争是以流血为代价,以胜负为结局的。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意思就是:从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先要创造自己不被敌方战胜的条件,来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却要看它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因此,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做到不被敌人战胜,而不能保证敌人必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敌人有无可乘之隙,被我所败,却不能由我而定。

孙子的这一段话,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首先是向我们揭示了战争双方的力量较量中,存在着敌方与己方、可胜与不可胜、先为与后为、为与不为等诸多对立的局面。要使自己成为“胜兵”而不是“败兵”,孙武的“先为不可胜”谋略强调了三个原则:

第一,把握不败给敌方的条件,以保存己方实力。这就要求己方不仅是“为”,而且要“先为”,并且一定要“先为”到“不可胜”的程度,能经得起敌方的任何进攻。

第二,要待时而动战胜敌人。在孙武看来,“先为不可胜”的目的在于“以待敌人之可胜”。而“不可胜在己”,增强军事实力关键靠自己;“可胜在敌”,要战胜敌人则要看敌人是否有导致失败的因素。

第三,预测战胜敌人的时机而不蛮干。在孙武看来,自己“为”到了“不可胜”的程度,只是具备了战胜敌人的主观条件,要把战胜敌人变成事实,“以待敌人之可胜”,即预测、捕捉、等待击败敌人的战机绝不容忽视。因此,即使达到了“不可胜”的优势,也不要贸然发起进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孙武说:“胜可知,而不可为”。

以上三条原则,体现了孙武保持不败、等待机遇、转换战机的胜负观,是对战争规律的总结。

首先创造条件,使自己不被对手所战胜的思想,不仅能运用于军事行动,也可运用到其他领域。

詹姆斯·布坎南是美国第十五任总统,年轻时曾是名律师。

一次,一位当事人与人争吵,在盛怒下说了一些过激的话。对方控告他威胁他人生命。

由于原告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而在法庭又很难辨清被告的话是否有不良动机,被告处于不利地位。布坎南没有纠缠于争吵中的细枝末节,而是不动声色询问原告:“先生,假如你是一位胆量稍微大一点的人,你会在意我当事人过激的言辞吗?”

“我像任何一个勇敢的人一样无所畏惧。”原告答道。

布坎南设下圈套:“那么,我的当事人威胁你时,你也不会畏惧吧?”

“不会的,先生。”

“你不怕他吗?”

“是的,我不怕。”

“那么,你还指控什么呢?我提议驳回原告的控告。”

法庭即刻了结了此案。

布坎南在这里运用了“先为不可胜”的谋略。起初原告以威胁他人生命起诉,言之确凿。布坎南避其锋芒,不去与他论理,辩解当事人是在什么情况下m.simayi.net说那些话的,因为这一点难以解释清楚。这就创造了不被论敌胡搅蛮缠的条件。接着提出假设,如果是个胆量大一点的人,就不会在意别人的言辞“攻击”。原告听明白了布坎南是在暗示他是个懦夫,大庭广众之下他不愿受此“羞辱”,于是竭力表白自己是一个勇敢者,这正步入了布坎南设下的圈套。

等原告一再声明自己不怕任何威胁的时候,战机出现了。因为既然你不怕威胁,又何必控告别人呢?

布坎南机智地抓住了论敌的漏洞,果断地予以回击。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下,将对手彻底击败。

二、古今联想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意思是说:

兵法说:

根据战地地形的险易、广狭、死生等情况,作出利用地形的判断;

根据对战地地形的判断,得出战场容量的大小;

根据战场容量的大小,估计双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数量;

根据敌对双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数量,进行衡量对比;

根据双方兵力的对比,判断作战的胜负。

我们在进行市场分析和战略选择时,也可以借鉴度、量、数、称、胜这五大程序。

度:判断市场总容量的大小。市场总容量是指在即定环境情况下,特定时期、特定产业营销努力水平,产业内所有公司可共同达到的最大销售额。

量:估计可实现、即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

数:研究已经或者将会进入市场的竞争者调动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处在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无疑需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主要竞争者进行认真的、系统的分析。

称:比较不同竞争者的相对优势。在比较不同竞争者的相对优势时,不仅要仔细考察竞争者的各项能力,还要把一些重要的参数放在一起比较,以准确地衡量竞争者的有点和缺点。

胜:根据市场需求特点以及相对竞争优势,选择战略重点和行动方案。

只有正确把握和使用以上五大程序,才能在现代商战中取胜。

三、读后感

“先为不可胜”关键在于守,守的好了,再寻求时机攻破即可。

“守”对于创业的企业来说,就是“有生命力的活下来”,并不是“苟延残喘的活着”。

“苟延残喘的活着”没有丝毫防守,是很容易被这个时代所抛弃的,一个合格的创业企业唯有不断地把握住时代的变化,总结时代发展的趋势,才可以做到“有生命力的活下来”。

唯有如此,才可以做到“先为不可胜”,不败的地步。

BAT为什么在不断地投资合并,我想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先为不可胜”吧!作者:浩瀚若烟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355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24日 04:09
下一篇 2023年4月24日 04:09

相关推荐

  • 战狼2观后感600字

    “八一”节前的周末,我和一起去看了电影《战狼2》,这部电影讲述了原战狼中队的特种兵冷锋,被开除军籍后来到非洲,遇上了非洲国家的叛乱,他始终记得自己作为军人的使命,为了营救陷入危难的…

    2024年4月13日
    150
  •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心得体会1000字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心得体会1000字: 最近读了德鲁克的一本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对从事制造管理的我被深深的触动,做管理就要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才能是使自己的管理卓有…

    2023年3月22日
    186
  • 哈利波特的读书心得800字

    哈利波特的读书心得800字4篇 读书是精神上的粮食,读书心得(Reading experience),是指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写读书心得可以培养明晰的…

    2023年2月23日
    241
  • 《灯光》读后感400字

    今天上了《灯光》这一课,让我受到了启发。课文主要讲了郝副营长为了让战士们知道前进的路,点燃了书。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他想让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自己却早早地牺牲了。 在生活中有千千…

    2024年4月5日
    148
  • 读《夏洛的艺术日记》读后感1500字

    艺术就在生活中——读《夏洛的艺术日记》读后感1500字: 《夏洛的艺术日记》这套书,我买了三年了,一直没有认真读,只大概翻看了一下,就收起来了。我当时买这套书是看了出版单位蒲公英童…

    2023年3月17日
    182
  • 《天青》读后感500字

    人间浩然有正气 作为一名中国人,文天祥、岳飞以及谭嗣同这样的爱国名人,是我们从小便知道的,但我从未从资料上那些冰冷的文字后去一探他们的生活。而在《天青》中,我看到了真正的他们,也看…

    2024年7月22日
    1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