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镯子征文# 最近追了一部剧《婆婆的镯子》,讲述了同一个镯子所经历的两个不同年代的婆媳故事。剧中无论是当代的婆婆李霜清和儿媳妇刘茵,还是民国时期的宁家老夫人和二儿媳唐婉清,两者的关系不约而同都是围绕着镯子和欺瞒开始的。
这部剧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所有的关系,一旦是从欺骗开始,就注定有一天要爆雷,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而婆媳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因为婆媳关系并不是直接的、正向的、点对点的,它只是因着第三人(儿子/丈夫)而存在的一段看似紧密却又不那么牢固的间接的、扩展型的关系。所以,婆媳故事的开始,大多都免不了因着互相不了解、彼此不信任、角色立场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误会偏差,或者一方有意为之的考验、试探、欺骗等等。
剧中李霜清当年因为对女儿石舟欣心怀愧疚,用家中所有积蓄买了一个金鐥过的古董玉镯,原本是要给女儿石舟欣的,但是儿子石磊和刘茵的婚事卡在了丈母娘家索要彩礼的环节上。家中积蓄都用来给儿子买婚房了,一时也拿不出多余的钱做彩礼。经过权衡,李霜清把这个镯子作为彩礼送给了刘茵,解决了彩礼的难题。婚后,却被儿媳刘茵发现婆婆李霜清给自己的是个假镯子,而真镯子婆婆却给了大姑子石舟欣。
84年前的旧上海,唐婉清在街边卖花遭流氓骚扰,得到宁夫人相救,后宁夫人向唐婉清给自己的二儿子提亲,并将祖传的玉镯交给她,从此两人成为婆媳。洞房花烛之夜,唐婉清发现宁家二少爷是一个瘸子,觉得自己上当受骗,指责宁夫人隐瞒实情,希望退婚。宁夫人又联合家中各人上演各种真情戏码留下了唐婉清,后唐婉清在二少爷的帮助下,知道了每个人留下她的真实目的。
以上就是两个故事的开始,李霜清和宁夫人这两个不同年代的母亲因着不同的处境做了同样的决定,那就是把传家的镯子给了儿媳,只是一个狸猫换太子给儿媳了个假镯子,一个瞒天过海向儿媳隐瞒了儿子的残疾。这个欺骗的开始,都无形中给家庭相处的稳固预埋了隐患,它就像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炸了,而被炸伤的,从来都只有家里的人,你最亲近的人。
剧中带着新时代精英女性人设的刘茵,由于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缘故,一直渴望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家,所以才会感恩于婆婆对她婚姻的成全以及将传家镯子交予她的信任,将婆婆当做妈妈一样,一心一意地对待李霜清,想由此换来婆婆对她的真心,直到她发现了真假镯子的秘密,又阴差阳错的拿回了真镯子,婆媳关系降到了冰点。原本也是娘家人索取彩礼的强人所难,使得婆婆无奈之举才出此下策给了儿媳假镯子。婆婆的行为也是可以被观众理解的,但她的行为毕竟是错误的,所以在刘茵换回真镯子后,一家人都聚在一起指责儿媳为偷时,这个场景看得人极度的不舒服,你给假的就可以,别人换回来就不行了,这是什么双标逻辑?
而在这个时候,是丈夫石磊在父母面前对妻子刘茵的维护与信任,以及后面他对妻子所表达的点——他困惑为何刘茵遇到这种事情选择将委屈压在心里,而不是首先告诉他,他们原本约定了坦诚相待的,原来在妻子心里自己竟然如此不值得信任托付……这些都温暖了观者的心,同样也融化了刘茵的心。婆媳之间的关系危机,就这样掩饰在了浓情蜜意的小夫妻情谊里。大概所有的迁就都是这样,你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去领受一些你原本不必要去承受的委屈、痛苦,是因为你觉得有一个人他值得你为之妥协,为之忍让,而他也会懂你的努力,心疼你的付出。
旧上海时期的唐婉清,世道混乱,举目无亲,宁家上下老小的一通感情戏码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亲情,当她沉浸其中觉得自己被关怀也被需要的时候,不愿意看她受人蒙骗而正义感爆棚的二少爷带她见识了宁家老少的真实面目和各自的小算盘。后来她凭着自己的真性情和坦诚以待真正征服了一家人并获得了信赖和依仗,使得满腔抱负的二少爷也对她从“刮目相看”到“芳心暗许”。
可惜生逢乱世后又身患重疾的唐婉清,在婆婆宁夫人的一番权衡下被无情舍弃。或许婆婆对她也是有过真心,只是婆婆自觉肩负一大家人的兴亡,唐婉清与之相比,只能被婆婆抛弃。让人唏嘘的是,在那个被日本人烧杀抢掠的年代里,宁夫人的选择最后也没有保住她想要守住的宁家上下。
而在现代社会的婆婆李霜清和儿媳刘茵,在经历了真假镯子、装修、房产证加名、期权借款、被邻居堵门催账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两人在你来我往间也互相磨合得七七八八,两个人坦诚相待,关系逐渐升温,尤其在李霜清患扩心病后,儿媳刘茵的选择,最终收获了一家人圆满的结局。这个婆婆给的镯子,对于刘茵来说,开始时它是婆婆对自己的信任,后来是对婆婆的爱而不得的执念。兜兜转转到了最后,这个镯子就成了这个家的定海神针,它见证了风雨,也见证了真情。愿每个家都有这样一个或有形的或无形的定海神针,把一家人的心凝聚在一起,风雨同舟,家和万事兴。
以上则为【婆媳关系那点儿事——拒绝欺骗,坦诚相待,家和万事兴(婆媳相处的正确做法)】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