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有一个万年难题,那就是婆媳关系。这个难题在中国几千年没有得到解决,是中国人的一个心结。
那么这个难题究竟有多难呢?本来,诗歌给人的感觉应该是高雅的、脱俗的,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所以诗歌很少描述生活的琐事,即使有,也一般都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比如杜甫的《石壕吏》,写得是一对普通老夫妇的对话,反应的确是社会动乱引起民不聊生的现象。
然而,就是这么“不接地气”的诗歌,也充斥着婆媳关系的阴霾,如流传千古的《孔雀东南飞》,看似是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但是追根究底,对这首诗更确切的理解或许是婆媳矛盾。刘兰芝和婆婆之间的矛盾是这场悲剧的根源。
在古代,媳妇对婆婆都有一丝敬畏,肯定会小心侍奉,今天介绍的这首诗就是新媳妇侍奉婆婆的场景,写得淳朴生动,还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新媳妇难当,在古代更是如此,女人没有工作,一生都要依附丈夫,她们一生的职业就是相夫教子。没有工作并不意味着轻松,古代女子的家庭地位非常低,她们不仅要侍奉丈夫和孩子,还要侍奉公婆。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
三日入厨下,这一句包含了古代的一个风俗,叫做“过三朝”,新媳妇过门第三天,必须下厨房做饭菜。清代《儒林外史》二十七回中还有对这一风俗的描写:“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
这顿饭非常重要,如果能让婆婆称心,就会有一个好印象,如果婆婆不称心,印象不好,以后的生活就要难过很多。
所以诗歌中的新嫁娘十分重视这顿饭“洗手作羹汤”,“洗手”本来是无关紧要的一项,每个人做饭前都会先洗手,然而当诗人却郑重其事的写出来时,这个普通的动作就显示出新媳妇心里的重视和慎重小心,力求将这顿饭做到完美。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新媳妇毕竟刚刚嫁过来,和婆婆相处时间短,不知道婆婆的口味,做完后先让小姑尝一尝。
这里就体现了这位新媳妇的聪明细心。如果是粗心的媳妇,这顿饭她会怎么做呢?
或许她会竭尽所能将这顿饭做到最好,或许做完后也会自己尝一尝味道如何,直到自己满意后才端上饭桌。但是她可能会忽略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口味是不一样的,自己觉得刚刚好,婆婆可能会觉得口味太淡,结果或许不会尽如人意。
细心的媳妇就会考虑到这一层:先要了解婆婆的口味,才能使婆婆满意。事先考虑婆婆的口味,这是新媳妇精细的一点。
但是怎样才能直到婆婆的口味呢?新媳妇想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先遣小姑尝。”做完后先让小姑尝一尝。
按理说,新媳妇和丈夫的关系应该比小姑的关系更亲密,为什么要让小姑先偿,而不问她的丈夫呢?
男子和母亲讨论最多的应该是仕途经济之类的话题,不会 太关注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况且十个男儿九粗心,丈夫不一定注意到母亲的口味,所以丈夫在回答母亲食性问题上,答案或许不能叫人放心。
而女儿才是最体贴娘亲的,女儿的习惯往往来自母亲的习惯,口味也是一样。而且厨房又是小姑经常出入的场所,羹汤做好以后,要想得到能够代表婆婆的人亲口尝一尝,则非小姑不可。
新嫁娘找准“小姑”,不仅能顺利掌握婆婆的口味,还能多和小姑交流,拉近姑嫂关系,实在是一举两得。
读完此诗,我对新嫁娘的写聪明细心和心机是佩服的。诗人写到“尝”字为止,以下的事情没有交代,不过仅凭新媳妇做饭所表现出的精细,她应该能很好的处理自己和婆婆的关系,和谐相处吧。
每次读到这首诗,都会想起刘兰芝,刘兰芝是一个才女,“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没有人会认为她不是一个贤惠的媳妇。如果她也像《新嫁娘词》中的新嫁娘一样,会处理自己作为媳妇和婆婆的关系的话,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则为【婆媳关系入选《唐诗三百首》,这首诗写尽新媳妇对婆婆的小心谨慎(婆媳七步诗)】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