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工具》读书笔记1500字!
作者:岂能无怪哉
艺术有令我们厌倦的力量。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所有东西都在缓解无聊,而它却仍然坚持这种力量。
本书作者讨论了一个我一直以来都很感兴趣的话题:即从进化的角度如何理解艺术。
作者的态度大致如下:
1、当有人认为审美意识是我们人类天性的一种进化表现时,我们权且可以认同他们的观点。
2、接受审美意识的进化论解释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艺术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审美意识毕竟不是艺术意识。
3、对于我们是否可以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艺术这一整套复杂的行为模式,作者首先讨论了一些认为可以这样做的学者,如迪萨纳亚克、米勒、斯蒂芬·戴维斯的观点,并指出:
关于艺术的进化论解释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它们太空洞了,它们没有讲明为什么人们要创作艺术,或者艺术为什么对我们这么重要。它们根本没有抓住艺术的实质。问题不是他们提出的艺术理论我们是否能够认同,而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有触及艺术的实质。
在作者看来,戴维斯的理论,比其他二位更有前景、更深刻。用戴维斯的理论我们权且可以解释审美意识如何被最终选择留存,但仍然无法解释艺术本身。
这一解释的问题在于它无法从源头阐述艺术以及艺术的独特价值。他把艺术阐释为适应性的,只说到“艺术是一种可以传播的人类行为方式,它被看做是表明形态良好或发育正常的重要标志”,……这里有个障碍:以此观点来看,任何形式的“人类行为”,只要它是我们认知能力的充分表达,而且分布足够普遍并被牢固确立,那它一定是一种适应性特征。
这种观点解释了艺术,但其恰恰是把艺术看做是另一种极具认知挑战性且被普遍牢固确立的技术实践。如果说艺术的价值有其独特的原因——假若艺术不仅仅是技术——那么,戴维斯的观点对此似乎只能无言以对。
5、综上,作者认为,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考察艺术,是有局限性的。关于艺术在我们生活中的的地位,进化论的解读有贡献,但仅限于把艺术看作是一种技术。
艺术看起来与技术非常相似;它是无用的技术;艺术作品是奇特的工具。
技术是为目的服务的,而艺术恰恰是要质疑那些目的。艺术承担的任务是揭示、改造和重组;艺术就是要质疑那些让技术应用成为可能的价值、规则、惯例以及假设。
因此,作者认为,我们需要跳出进化论,以别的方式来解读。
对于从进化论角度理解艺术这件事,我认为作者对我启发最大的一段话就是指出:
艺术必须被还原为神经生物学或进化生物学现象,持此观点的人代表的不是科学,也不是出于理性。他们的立场是关于科学和科学原则的幻想:他们代表的是科学主义,而非科学。
对于艺术作品作者下了这样的断言:
艺术作品都有一个一般形式。
艺术作品的一般形式就是:看你是否独具慧眼!艺术作品激发你去尝试、去努力地观察以使你能够有所发现。
艺术的天职就是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完成这种,从看不见到看见的转变。以这种方式,艺术重申了我们感知体验的一个基本特征,即:我们队周围世界的意识、知觉、领悟并非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是需要通过有思想的、积极主动的观察去获得他们。
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试图从神经科学的立场来解释艺术。相反的,对艺术的更好解读很有可能会让我们拓展思路来构建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更为可信、更为合理的设想,最终为一个更完善的神经科学铺垫基础。
更进一步树,艺术——本书中我在努力证明——根本不是一种现象,一种像消化或是视觉一样的现象,静静地等在那里需要人来作解释;它本身就是一种研究工具,一种探究方式,它研究的是吸引我们兴趣的关键问题,比如人的本性。
艺术本身就是研究我们自己的场景。
但艺术远不止这些。归根结底艺术是哲学。它要把有关我们状态和本性的所有东西展示出来。
艺术不是加工制造,艺术不是表演,艺术不是娱乐,艺术不是唯美,艺术不是愉悦,艺术不是加入艺术界,艺术也绝对不是商业。
艺术是哲学,艺术是在把我们的真是天性展示在我们自己面前,因为我们需要这样。艺术是在书写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