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少时诵》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孟子少时诵》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出处:
选自《韩诗外传》。此为原名,现在民间广为流传,也称“孟母戒子”。

1.解释:
(1)失______
(2)引______
(3)方______
(4)辍然______
2.翻译:
(1)何为中止?_______________.
(2)此织断,能复续乎?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
(1)孟母为何要割断她的织物?
(2)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
(1)忘记,记不得
(2)拿起
(3)正要
(4)突然停止的样子
2.
(1)为什么中间停顿了?
(1)这个织物割断了,还能再接上去吗?
3.
(1)因为她要以此来警告孟子,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
(2)她是一个教导有方,严爱有加的好母亲。 

附加注释
1. 喧(xuān):通“谖”,忘记。
2. 裂:割断。
3. 引:拿来
4. 有所失:忘记,记不得。
5. 诵:背诵。
6. 辍然:突然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7. 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8. 自是:从此。
9. 喧:因分心而遗忘。
10. 诫:警告。
11. 方:正在。
12. 止:停止。
13. 之:指孟子。

翻译:
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说:“这些丝断了,能再继续织吗?”从此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

启示: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孟子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半途而废,要专心致志.这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告诉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半途而废,要一气呵成,一鼓作气。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95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04:35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04:35

相关推荐

  • “沐英,字文英,定远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沐英,字文英,定远人。少孤,从母避兵,母又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之,抚为子,从朱姓。年十八,授帐前都尉,守镇江。寻迁大都督府佥事,进同知。府中机务繁积,英年少明敏,剖决无滞。后数称其…

    2022年12月29日
    264
  •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魏节乳母者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魏节乳母者   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公子俱逃,魏之故…

    2022年12月3日
    230
  • 描写酒的诗词名句

    描写酒的诗词名句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总是离不开酒,诗坛书苑如此,那些在艺术界占尽风流的书画家们,更是“雅好山泽嗜杯酒”。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描写酒的诗词名句,欢迎查看。   1)把…

    2023年4月20日
    234
  •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人。曾祖徒平越,遂家焉。绂登正统十三年进士,除行人,历南京刑部郎中。刚廉,人目之日“硬黄”。大猾谭千户者,占民芦场,莫敢问,绂夺还之民…

    2022年12月28日
    289
  • 《归钺传》文言文翻译

    《归钺传》文言文翻译   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对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2023年1月8日
    278
  •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阅读答案及翻译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

    2022年12月17日
    3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