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①。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②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臵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
③晏专用榷② 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臵盐官,自余州县,不复臵官。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臵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臵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遽. 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使司:指转运使官署。②榷:专卖。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每旬月  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一斛得八斗至者
⑶其间  水置仓
⑷若  与之屑屑校计锱铢
2.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3.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②以河流湍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4.第②段中,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5.第③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⑴记录  ⑵大致  ⑶沿着  ⑷立即
2.(示例)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一直用高价招募擅长奔走的人,察访报告各地的物价,即使遥远的地方(的物价)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署。
3.D
4.在各道设置知院官,及时掌握情况,一旦需要,就及时救助,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而增加了户口数量。
5.第③段的内容体现了刘晏按需置官、因地制宜、从长计议的管理理念。

参考译文:
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一直用高价招募擅长奔走的人,察访报告各地的物价,即使遥远的地方(的物价),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署。他把钱粮方面孰轻孰重的权衡标准,全部控制在手中,朝廷因此获利,而民间也没有物价暴涨暴跌的忧虑。

刘晏还认为:住户和人口增加,赋税征收的范围就会自然拓宽。所以刘晏管理财务,总把关心百姓疾苦放在前面。各道分别设置了巡院的知院官,每过十天至一个月,必须记录所在州县的雨雪丰歉状况,上报转运使司。知院官开始见到年景不能丰收的端倪,就要先行申明到某月需要免除若干赋税,到某月需要救济资助若干物资,到了预定的时期,刘晏不等州县申请,便上奏实施,解决百姓的急难,从来不曾错过时机。因此,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住户人口增多繁衍起来。在刘晏任职的初期,钱财赋税每年收入不过四百万缗(古代计量单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到他任职的后期,每年收入达到一千余万缗。

刘晏专门采用盐产专卖办法来增加军需国用,认为官吏多了,百姓就会受到骚扰,所以他只在产盐地设置盐官,在产盐地以外的州县不再设置盐官。在刘晏任职之前,把关东的谷物运送到长安,因为河水水流湍急凶险,大致一斛谷物能运到八斗,便算成功,会受到优厚的奖赏。刘晏认为长江、汴水、黄河、渭水的水流缓急各不相同,根据各处的不同特点,依据各地的便利条件,分别制造运送谷物的船只,训练负责漕运的士兵,长江的船只运抵扬州,汴水的船只运抵河阴,黄河的船只运抵渭水流入黄河的河口处,渭水的船只运抵太仓,各地段之间都沿着水边设置粮仓,由上一段转送给下一段。从此,每年运送谷物有时能够达到一百多万斛,没有一斗一升在水中沉没。刘晏在扬子这个地方造船,每造一艘船,付给一千缗钱。有人说,“造一艘船的费用实际还用不了一半,浪费的钱财太多了”。刘晏说:“不是这样。办大事,当然不可吝惜小费用,办一切事情都要做长远的考虑。现在船场才开始设置,办事的人很多,应该首先让这些人的私人用度不受窘迫,他们为官家制造的物品就会坚固牢靠了。如果立即同这些人不厌烦细细地计较一分一毫,怎么能够长久地实行下去呢!”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98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04:39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04:39

相关推荐

  • 曹唐《刘晨阮肇游天台》阅读鉴赏

    刘晨阮肇游天台 曹  唐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 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 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 【注】①…

    2023年4月11日
    200
  • “姑苏台上烟花月,宁负春风箫管声”句子鉴赏

    “姑苏台上烟花月,宁负春风箫管声”这两句逸句是说,姑苏台上烟雾轻荡,花娇月明,景色十分优美。我宁愿舍弃那春风之下的箫管乐声,也要饱览这姑苏台上的良辰美景。&…

    2023年3月28日
    202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③门者,皆俊才清称④及中表⑤亲戚,乃通⑥。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⑦亲。&rdqu…

    2022年12月30日
    251
  • 中考古诗词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酬:答…

    2023年1月1日
    365
  • 古诗词鉴赏之内容理解题型解答方法步骤与训练答案

    内容理解,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

    2023年4月10日
    223
  • 幼时记趣的文言文翻译

    幼时记趣的文言文翻译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下面小编整理了幼时记趣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学习!   幼时记趣的文言文翻译  幼时记趣原文:   作者:沈复   余忆童稚…

    2023年1月8日
    2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