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醉太平(相邀士夫)

        

曾 瑞

        相邀士夫,笑引奚奴。涌金门外过西湖,写新诗吊 古。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沽醽醁,孤山山下醉林 逋。洒梨花暮雨。
        【注释】①醽 (líng) 醁:酒名。这里指美酒。
        

        【鉴赏】这首小令写的是作者与 友人相约,共同游览西湖时的所见所 感。作者借着湖边美景,寄托了自己 喜爱山水、淡泊明志的隐逸情怀。
        “相邀士夫,笑引奚奴”,奚奴即 奴仆。写作者邀请一群志同道合的 朋友,各自带着仆人,一路上欢欢笑 笑,外出游览风光的场景。士大夫寄 情于山水,舞文弄墨,故相谈甚欢。 “笑引”表现出了他们愉悦舒畅的心 情。人间仙境杭州历来常被文人骚 客所摹写,次句提及的涌金门和西湖 都是杭州著名的景点。置身此情此景的作者及友人情不自禁地吟诗作 对。这两句勾勒了一幅恬淡舒适的画面:三两人站在西湖畔边,对着苍茫 烟水,吟诗怀古,多么的诗情画意啊!
        苏轼曾道:“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乞开杭州西湖状》)关 汉卿也称西湖是“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关汉卿【一枝花】《杭州 景》而接下来的“苏堤堤上寻芳树”写作者们在西湖上的诗酒风流。苏堤 是西湖的一处景色,相传为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所修建。这群文人在苏 堤观赏花木,坐下饮酒,这可看出他们仰慕苏轼的诗酒生活,想在此也要 好好感受一番。“断桥桥畔沽醽醁”一句转而借用另一段为人熟知的佳 话。断桥是西湖中另一著名景点,相传许仙和白素贞在断桥相遇,二人在 经历几百年的姻缘转世后又在断桥邂逅重逢,再续前缘。此情此景下,怎 能无酒?作者一边喝着酒一边回忆着那份真情,写出了作者的真性情。
        末两句“孤山山下醉林逋,洒梨花暮雨”为抒情之语,是小曲点题之 句。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者,性格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荣利。长 期漫游于江淮之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饮酒赏景自古以来就是 文人隐士喜爱之事,只求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作者正借同林逋一样 醉酒来寄托自己隐逸的意向,说明自己的心思在于闲山美景,在于喝酒交 友,在于隐逸山林独享自在的人生乐趣。此时任凭花瓣和春雨飘洒在身 上,作者丝毫不介意,反倒因为这些显得更加潇洒随意,美丽的画面不禁 让人浮想联翩。末句更增添了此曲的灵性,将作者的潇洒自如和得意心 情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本曲借着西湖的美景古迹和林逋的典故,将作者的隐居生活描写得 别开生面,把他安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意趣抒发得淋漓尽致。全曲语言通 俗质朴,风格爽朗,耐人寻味。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06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6日
下一篇 2023年5月6日

相关推荐

  •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迁易州兵备副使。俺答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超拜选右佥都御史代之。与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解其围。忧归,再起,仍故职。 四…

    2022年12月31日
    136
  • 经典诗经名句

    经典诗经名句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国风 秦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

    2023年4月13日
    98
  • 沁园春 周权

            笑此山人,抛却白云,又来玉京。忆太华黄河,曾观钜丽;轻衫短帽,只恁飘零。鸥鹭洲边,杉…

    2023年5月6日
    107
  •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翻译赏析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

    2022年12月29日
    128
  • 蔡邕听琴文言文内容

    蔡邕听琴文言文内容   蔡邕听琴出自范晔的《後汉书·卷九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蔡邕是一位有欣赏能力的听琴者,可以理解琴声的内在含义和声外之音。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诗相关内容,欢迎…

    2023年1月8日
    130
  • “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知抚州金谿县。郡督输赋急,大中请宽.其期,不听,纳告敕投劾而归。已而主太常寺簿。光宗受禅,除监察御史。大中谓:“国…

    2022年12月30日
    1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