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菊》原文、注释和鉴赏

郑谷《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

(1)王孙:对富贵人家子弟的泛称。蓬蒿:指蓬草和青蒿,均为两种长势较高的野生杂草。

(2)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近鬓毛:欢度节日的人们,将菊花插在鬓发之旁。

(3)瓦松:一种生于屋顶、瓦楞之间的野草,它形似松,实非松,既无观赏价值又无实用价值,俗称“瓦松”。

【赏析心得】

这是一首咏物诗,又是作者一生的自画像。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诗一开头,作者就以揶揄的口气说,你们这些富家子弟,莫要把菊花看作蓬蒿一类的野草啊,等到九月九日重阳节,男女老幼个个都要采摘一朵,把它插在头上,贴近鬓毛,表示喜庆啰。这是因为,唐末统治者崇尚浮华,不种稻黍栽桃李,不用人才喜浮夸,因而,王孙公子们也就趋而从之,专喜鲜艳奇葩,而弃梅、兰、竹、菊这些幽幽淡泊花木于不顾。所以,作者故意以诗讽之,与他们唱唱反调。“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三、四句陡然一转,作者点出菊花特点,写出其淡泊姿质,表白自己胸怀。当霜雾打湿大地,鲜艳桃李早已凋谢多时,在荒郊野外的池边岸上,菊花却迎着朝阳微笑开放,它们的花瓣满含晶莹的露珠,默默地在秋天中散发淡淡幽香。作者最后表白:从来不羡慕那些高高迎风摇曳于屋顶之上的瓦松,它们“高不及尺”,却占据高位;根基浅薄、“下才如寸”,却张扬过世;它们形酷似松,却全无松的质量。一句话,瓦松“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唐末就是在用人上重用“瓦松”,而摒弃“菊梅”,从而加速了它的衰败消亡。

这首咏物诗,通篇无一菊字,而处处写菊,本色笔墨、淡淡写来,菊的淡雅品质不言而喻。以菊喻人,淡泊处世、德操坚守,这就是诗人郑谷一生的自画像。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29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4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4

相关推荐

  • “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人。大父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时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同学于州西紫金山,荣使守敬从秉忠学。中统三年,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元)…

    2023年1月1日
    203
  • 【越调】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

             严忠济       &…

    2023年5月6日
    163
  • 袁中道《朝耕》阅读答案附赏析

    朝耕 袁中道(明)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 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 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1.映衬(如动静、声色等)是古诗常用手法,试以此诗为例加…

    2023年4月4日
    205
  •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尤 袤 万里江天杳霭, 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 恍如身在潇湘。 淡淡晓山横雾, 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 往来泛宅浮家! 尤袤这两首六言诗,题于米友仁(字元晖)所画《…

    2023年5月13日
    130
  • 君实轶事文言文及翻译

    君实轶事文言文及翻译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在宋哲宗时期官至宰相。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司马光轶事文言文翻译,供大家欣赏。   司马光到丈人家赏花。张夫人和丈母娘合计,又偷…

    2023年1月8日
    170
  • 文言文《螳螂捕蝉》原文翻译和道理

    文言文《螳螂捕蝉》原文翻译和道理   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2022年11月22日
    1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