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
        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
        
        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
        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
        象黑夜又象光明一样茫无边际,
        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
        
        有些芳香新鲜得象儿童肌肤一样,
        柔和得象双簧管,绿油油象牧场,
        ——另外一些, 腐朽、 丰富、 得意洋洋,
        
        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
        仿佛琥珀、 麝香、 安息香和乳香,
        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
        

(钱春绮 译)


        将自然比做神殿, 是法国文学中常见的比喻。 但波德莱尔以此为出发点, 形象地提出了象征主义的美学理论, 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 直接为后来的象征派提供了理论和创作的依据,因而这首诗被后人称作是“象征派的宪章”。
        波德莱尔用一种近乎神秘的笔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彼此紧密相联,它们以种种方式显示着各自的存在,互为象征,组成了一座象征的森林,并向人发出模糊难解的信息, 只有诗人才能对此心领神会。
        在此前后, 也有许多诗人强调人与自然的感应关系, 但往往重视人的主体作用, 自然界是因为创作主体知觉或情感的外射而有了生命,但波德莱尔却认为一切自然景物,一切客观事物, 它们本身就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 它们与人的抒情发出相应的回响。
        在这首诗里, 诗人还揭示了人的各种感官之间的相互感应的关系,声音可以使人看到颜色, 颜色可以使人闻到芳香, 芳香可以使人听到声音, 也就是说, 某种感觉感受器的刺激能同时地在不同感觉领域里产生经验。
        这种感官的通感作用,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段, 在古今中外诗歌中并不鲜见, 比如宋词“红杏枝头春意闹”。 但是波德莱尔则是将这种生理和心理的作用, 当作全部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 并由此而认为人与自然、 精神与物质、 形式与内容, 各种艺术之间都存在着这种应和的关系。 而诗人也不应满足于复制自然,而应深入到事物的内部,透过纷繁芜杂的表面现象, 表现其各方面的联系。
        这首诗里所发展的感应论, 是波德莱尔对法国诗的巨大贡献, 它不是某种新的表现手法, 也不是某种新的修辞手段, 而是一种新的创作方法, 这样, 这首诗的意义也就超越了它本身而扩展到哲学、 美学的领域。
        

(柳 扬)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50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8:27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8:27

相关推荐

  • 关于卖水果励志的一句话102句

    一)、寓意伊索寓言寓意我们都不要做伤害自己身边人的人,要努力变成一个正直善良忠诚的人,不背叛自己的亲戚朋友,这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喜爱和支持二猫和公鸡一只猫抓到一只公鸡,并想方设法…

    2023年3月23日
    218
  • 高情商生日祝福语(生日祝福精辟短句分享)

    1祝你快乐 不止生日 2管他几岁 开心万岁” 3祝你快乐 不止生日” 4生日快乐 我的女孩 “ 5希望你继续长成厉害的大人 6少女不惧年岁长,生日快乐 7十八岁的你要比…

    2022年11月19日
    255
  • 有关感恩的文章简短(以感恩为主题的文章)

    01 天地呵护之恩。 庄子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自然生长万物,供给人们日常所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

    2022年11月29日
    231
  • 现代诗歌精选冰心(冰心写的现代诗摘抄大全)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诗歌创作上,不同于其它作家的长篇大作,冰心善于用短小轻便的文字…

    2024年8月17日
    61
  • 简洁的唯美伤感爱情语录最新精选52句

    1、无心的反应才是真心的显露 。 2、曾经我们什么都不是,以后我们要做的还有太多。 3、就算心痛也无法挽留,那记忆里最美的温柔。 4、没有看见我,你心里是否有那么一点失落。 5、愛…

    2023年5月16日
    199
  • 潼关古诗赏析(潼关古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光绪八年的秋天,年仅18岁的谭嗣同随父亲前往甘肃兰州,途径潼关之时,年轻的诗人被眼前雄壮壮丽的景色所吸引,一时之间诗意大发,写下了这首励志名篇—《潼关》。 潼关古城 《潼关》诗为七…

    2024年8月24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