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文言文中的“异读”

解惑文言文中的“异读”

  异读即是指一个字在习惯上有两种以上的读法。“异读”的情况常出现在文言文中,在进行中考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通常来说文言文中的异读可分为三类:

  一、 通假异读

  当甲词与乙词通假后,即读乙词的音。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就得读“yuè”音;再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无”,就得读“wú”音,而不能读“wáng”音了。

  二、 破音异读

  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读法。例如“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不读“wáng”音,而是读“wàng”音,即由原来的名词转化为动词“称王、做王”;再如“此中人语云”中的“语”,不读“yǔ”音,而是读“yù”音,同样也是由原来的名词转化成了动词“告诉”。

  三、 古音异读

  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用,就有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例如《石钟山记》“周景王之无射也”中的“射”,不读“shè”音,应读“yì”音。因为“无射”是周景王铸成的一种钟,称无射钟,它具有固定的特殊内涵。再如《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中的“燕”,不读“yàn”音,应读“yān”音,因为 "燕”是古代的地名。

  基于这几种情况,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中可能会出现字音类的题目,到时候要特别注意“异读”的情况。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18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18

相关推荐

  • 《宣王好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②。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③之,中关④而止,皆曰:“此不下⑤九石,非王,其⑥孰能用是?”宣王之情…

    2022年12月27日
    333
  • 古诗词鉴赏之与课内联系题及答案

    诗词鉴赏题选 酒楼秋望 华岳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8.这首诗颔联…

    2023年3月12日
    266
  •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

    2022年12月28日
    297
  • 左思《咏史(其二)》阅读答案及翻译

    咏史(其二)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②。 冯公③岂不伟,自首不见招。…

    2023年4月12日
    366
  • “道因穷理悟,命以尽性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道因穷理悟,命以尽性知。”这两句是说,道理通过研究才能明白;事物变化的规律要经过尽心竭力思考、探求,才会知道。语带哲理,耐人思忖。 出自吕温《同舍弟恭岁暮…

    2023年3月28日
    244
  •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

    2022年12月17日
    3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