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
――题记
听闻迟子健这个名字,是因为《额尔古纳河右岸》。还未曾翻开书,“荣获‘茅盾文学奖’”这几个大字已让我对这位作家产生出敬仰之情。这次通过的推荐,我对迟子健女士有了更深的认识。
迟子健出生于东北,北方雪域也自然成了她的主要描写对象。我出生江南,所以对陌生的东北地区很是好奇。在我的认识中,那儿应是一片纯白,毫无瑕疵,如一张白纸,而《迟子健散文》则是一枝画笔,为读者细心描绘出东北雪乡的真面目。大片的原始森林旁,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大人耕田,小孩子嬉戏,每当黄昏时就升起袅袅炊烟,每天早晨房屋上都铺上了一层白色的地毯,就这样,平静地生活着。
然而,迟子健的文字并不似北方的那般寒冷,她的文字中总带着细腻的温暖,让人回想起二月底的大地,冰雪似融未融,温暖的气息与冰层相交合。又似乎是一幅山水国画,近景镶着一枝腊梅,一抹绯红横在画前。迟子健女士的丈夫因事故身亡,所以她的文字中总夹杂着几丝哀伤和沧桑,但当她描写童年的白山黑水时,笔下的文字又活泼开朗起来。这样多种风格揉和起来,展现了一个完整的迟子健,一个身处却带给自己和读者春天的迟子健。
迟子健对俄罗斯这个国家多少是有感情的,想必是从小生活在俄罗斯的缘故吧!她的散文如《暮色中的炊烟》、《看见和看不见的镣铐》、《俄罗斯泥泞中的春天》等都是有关俄国斯这个宽广的国度的。其中《看见和看不见的镣铐》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一篇作品。文章讲述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三位俄国伟大作家的经历。普希金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辉煌的,他为生命而歌,为尊严而死。托尔斯泰,在思想与贵族身份的矛盾下,最终痛苦的结束一生。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感受人民的疾苦,自己也备受苦难的折磨。三人的命运,就如俄罗斯一样,是厚重的。迟子健用她特有的笔触,为这些不屈的灵魂写下这篇文章,就像春天一点一点化开坚硬的冰雪,就像希望一点一点照进绝望的内心。心中已无牢狱,冰雪融化、绝望消散。迟子健将她不屈的信念用笔传播给一个又一个读者!
春天,始于冰雪开始消融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