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马说》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马说》

  《马说》

  一、文章内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二、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三、语音

  1、选出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A)

  A.食(sh)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C.才美不外见(xin)D.骈死于槽枥(l)之间

  2、骈死(pián)槽枥(cáo)(lì)粟(sù)外见(xiàn)食马(sì)祗(zhǐ)

  四、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喂养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五、古今异义词

  六、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七、一词多义

  1、策:(1)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驱赶)(2)执策而临之(竹制的鞭子)

  八、重点词语解释

  1、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D)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是)B.马之千里者(助词,无义)

  C.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D.其真无马耶(其实)

  2、世有伯乐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3、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4、祗辱于奴隶之手祗:只是辱:辱没

  5、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6、不以千里称也以:凭,凭借称:著称

  7、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吃一顿尽:吃没

  8、才美不外见才:才能,美好的素质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样

  10、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

  11、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12、食之不能尽其材尽:竭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鸣:马鸣叫通:通晓

  14、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15、其真不知马也知:识别,了解

  九、特殊句式

  十、朗读节奏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4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20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20

相关推荐

  • 家铉翁《寄江南故人》葛起耕《楼上》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寄江南故人 家铉翁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楼上 葛起耕 楼上和人吹玉箫,数声和月伴吹宵。 断肠唤起江南梦,愁绝寒梅酒半销。 【注】①家铉翁,南宋人,故…

    2023年4月10日
    203
  •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些呢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些呢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

    2022年11月22日
    207
  • 描写胡笳的诗句

    描写胡笳的诗句   胡笳:秦汉时期发明的一种乐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描写胡笳的诗句,希望能帮到大家!   《胡笳曲》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

    2023年4月27日
    180
  •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2023年1月9日
    211
  •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这两句是说,青春少年时代的事,往往引起回忆,时常在梦中重现,可是梦中的事总是短暂时。因春而忆及青春,激发起惜春叹老之情,…

    2023年3月24日
    228
  • 苏廷硕《汾山惊秋》原文、注释和鉴赏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2)。 心绪逢摇落(3),秋声不可闻(4)。   【注释】 (1)汾上:汾水上面。汾水源出山西省宁武县,西南流经河津县入黄河。惊秋:突然发现,惊奇…

    2023年5月7日
    2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