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的复习与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的复习与解题技巧

  编者按:文言文向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既多又杂,而且散见于教材。因此整理、复习这部分知识内容是令广大考生深感头痛的事情。本刊急考生所急,特别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及诗歌鉴赏四个方面入手,烩制出这道特制的有关文言文复习与解题技巧的拼盘以帮助考生备考。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能力层级为B。

  测试形式

  高考中文言实词的测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有单字和双字之分;一种是判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否相同,只有双字形式。

  解题方法

  一、联系教材

  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现过,因此联系教材解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例1.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2003年)

  讽字见于《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2.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2003年)

  遇字见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推知解释错误。

  例3.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2002年)

  结发见于《孔雀东南飞》,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4.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2001年)

  教材《赤壁之战》中有北面而事之句,可推知南面是面向南,与现代汉语不同。考场上能做到很快地联系教材,就要熟读背诵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平时做好知识积累,掌握120个常见实词的用法,已列入考试范围但试卷中还没有出现过的词语尤其要注重。另外牢记课后的一词多义练习,像高考试题中的给盛识适辞请致等都在练习题中出现过。

  二、分析语法特点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应该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5.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2001年春季)

  例6.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2000年)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7.善才绳之。绳:捆绑。(1997年)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捆绑正确。

  例8.立谓所亲曰。亲:亲属。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

  例9.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例10.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例11.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指第一个字。

  例12.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2001年春季)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三、利用构词特点

  古汉语中不少词语是由并列成分构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这种构词特点也可以正确地解答试题。

  例13.每读书至治乱得失。治:主管。治乱得失是由两个相反意思的词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中得与失相对,那么治与乱也该相对,由此推出治应该是形容词,解释为动词主管错误。

  例1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将:搀扶。扶与将是同义复词,都是搀扶之意,解释正确。

  例1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出去。出入在句中是偏义复词,出是衬字,无意义,解释为出去错误。

  复习补要

  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没有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还是涉及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此,在高考复习时,要有选择地整理一部分常用的文化常识和重要的文言句式。

  与文化常识有关的高考例题

  (1).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2002年):指刚成年的时候。(见《孔雀东南飞》)

  (2).铨简秀士(2002年春季):选拔官吏。(见《记王忠肃公翱事》)

  (3).而城中鼓噪从之(2001年):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见《失街亭》)

  (4).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春季):官吏到职开始工作。(见《张衡传》)

  与文言句式有关的’高考例题

  (1).城之不拔者二耳。(2001年)拔:被攻取。(被动句)

  (2).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2000年)主谓式判断句,即他是都督。(薛吉辰)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的能力层级为B,《考试说明》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

  测试形式

  文言虚词的测试形式只有一种,即判断4组8句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如2003年全国卷和北京卷。

  解题方法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题共4组,8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材,句式和考文基本相同。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了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2001年)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传统课文。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4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20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20

相关推荐

  • 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

    2023年5月9日
    215
  • 《临江之麋》原文及赏析

    《临江之麋》原文及赏析   《临江之麋》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写。下面是《临江之麋》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临江之麋》原文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

    2023年1月6日
    264
  • 洞庭一湖文言文阅读题

    洞庭一湖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8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022年11月28日
    279
  • 叶嘉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叶嘉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叶嘉传   苏轼   叶嘉①,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

    2022年12月6日
    302
  • 刘孝绰《 咏素蝶诗》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

    2023年4月9日
    245
  • 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阅读答案及赏析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王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nbsp…

    2023年4月9日
    2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