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 轼

山苍苍,水茫茫, 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 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 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 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 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轼知画善画,他作了大量评画、题画的诗文,本诗是其中的名篇之一。诗中对画未加评骘,只是如《韩幹马十四匹》诗中所说的“苏子作诗如见画”,将画的内容传达给读者,表示了对李思训这幅作品的肯定。

李思训是我国“北宗”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是唐朝的宗室,开元间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新、旧《唐书》均有传。他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他曾在江都(今属江苏扬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过官,宦程所经,长江风景是他亲身观赏过的,此画即使不是对景写生,画中景色也是经过画家灵敏的眼光取得了印象的,和向壁虚构和对前人山水的临摹不同。诗中所叙的“大孤小孤”,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波阳湖中,四面洪涛,孤峰挺峙;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的大江中,屹立中流。两山遥遥相对。“崖崩”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更进一步,诗人俨然进入了小舟之中,亲自体会着船在江上低昂浮泛之势。诗人曾有《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律,其颔联“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和第七句“波平风软望不到”,与这首诗的“沙平”两句,上下只改动了两个字,可见这两句是他舟行时亲身体会而获的得意之句,不觉重又用于这首题画诗上。至此,画面上所见的已完全写毕,照一般题画诗的惯例,应该是发表点评价,或对画上的景物发点感叹了,但苏轼却异军突起地用了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更加余音袅袅。

小孤山状如女子的发髻,故俗名髻山。小孤山又讹音作小姑山,山所在的附近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将“澎浪”谐转为“彭郎”,说彭郎是小姑的夫婿。南唐时,陈致雍曾有请改大姑、小姑庙中妇女神像的奏疏,吴曾《能改斋漫录》载有此事,可见民间流传的神幻故事已定型为一种神祇的祀典。苏轼将江面和湖面喻为“晓镜”,将大小孤山比作在晓镜里理妆的女子的发髻,正是从民间故事而来。“舟中贾客”两句,与画中“客舟”呼应,遂使画中事物和民间故事融成一体,以当地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画境,实际上是对李思训作品的肯定。而这一肯定却不露痕迹,无怪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时,称其“神完气足,遒转空妙。”“空妙”的品评,对诗的结尾,可谓恰切之至。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498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2
下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2

相关推荐

  • 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羁旅行役诗该类诗歌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

    2023年4月10日
    281
  • “千里有同心,十年一会面”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千里有同心,十年一会面。”这两句是说,虽然相距千里,十年一见,但我们志同道合,心永远是相通的。情真语切,见其友谊之真挚、深厚。 出自钱起《送崔十三东游》 …

    2023年3月28日
    265
  • 文言文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理解

    文言文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理解   后汉书蔡邕传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

    2022年12月3日
    279
  • “郑清之,字德源,又字文叔”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郑清之,字德源,又字文叔。少从楼昉学,能文,楼钥亟加称赏。嘉泰二年,入太学。十年,登进士第,调峡州教授。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且曰:&ldq…

    2022年12月27日
    260
  • 语文文言文试题练习及答案

    语文文言文试题练习及答案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

    2023年1月10日
    228
  •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于圣于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rd…

    2022年12月29日
    2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