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 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 欲寻陈迹都迷。

宋人六言绝句,以这两首《题西太一宫》传诵较广,苏轼、黄庭坚都有和韵诗。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录此诗,评为“压卷”之作。

王安石擅长绝句。严羽云:“荆公绝句最高,得意处高出苏黄。”杨万里云:“五七字绝句难工,唯晚唐与介甫最工于此。”这些看法是符合实际的。王安石的五绝、七绝中,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两首六言绝句,也写得“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可与他的五绝和七绝中名篇相媲美。

据《宋史·礼志》、叶梦得《石林燕语》、洪迈《容斋三笔》: 东太一宫,在汴京东南苏村;西太一宫,在汴京西南八角镇。这两首六言绝句,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在墙壁上的,即所谓题壁诗。

王安石于景祐三年(1036)随其父王益到汴京,曾游西太一宫,当时是十六岁的青年,满怀壮志豪情。次年,其父任江宁府(今江苏南京)通判,他也跟到江宁。十八岁时,王益去世,葬于江宁,亲属也就在江宁安了家。嘉祐六年(1061),王安石任知制诰,其母吴氏死于任所,他又扶柩回江宁居丧。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奉神宗之召入京,准备变法,重游西太一宫,距初游之时已经三十二年,他已是四十八岁的人了。在这初游与重游之间的漫长岁月里,父母双亡,家庭多故,自己在事业上也还没有做出成绩,因而触景生情,感慨很深。这两首诗,正是他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先谈第一首。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这两句,一作“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似稍逊色,但看得出都是写夏日的景色。“绿”而曰“暗”,极写“柳叶”之密、柳色之浓。“鸣蜩”,就是正在鸣叫的“知了”(蝉)。“柳叶”与“绿暗”之间加入“鸣蜩”,见得那些“知了”隐于浓绿之中,不见其形,只闻其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浑然一体,有声有色。“红”而曰“酣”,把“荷花”拟人化,令人联想到美人喝醉了酒,脸庞儿泛起红晕。“荷花”与“红酣”之间加入“落日”,不仅点出时间,而且表明那本来就十分娇艳的“荷花”,由于“落日”的斜照,更显得红颜似醉。柳高荷低,高处一片“绿暗”,低处一片“红酣”,色彩绚丽,境界甚美。

第三句补写水,但写的不仅是眼中的水,更主要的,还是回忆中的江南春水。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四云:“陂水初含晓渌,稻花半作秋香。”可见西太一宫附近是有陂塘的。根据其他记载,汴京附近,也有名叫“三十六陂”的蓄水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七载: 神宗元丰二年三月,“引古索河为源,注房家、黄家、孟、王陂及三十六陂高仰处,潴水为塘以备。”王安石在江宁住过多年,那里也有陂塘,他的《北陂杏花》诗就写了“一陂春水绕花身”,《北山》诗也写了“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此诗的三四两句“三十六陂春(一作“流”)水,白头想见江南”,有回环往复之妙。就是说,读完“白头想见江南”,还应该再读“三十六陂春水”。眼下是夏季,但眼前的陂水却像江南春水那样明净,因而就联想到江南春水,含蓄地表现了抚今追昔,思念亲人的情感。

前两句就“柳叶”、“荷花”写夏景之美,用了“绿暗”、“红酣”一类的字面,色彩十分浓艳美丽。这“红”与“绿”是对照的,因对照而“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景物更加动人。第四句的“白头”,与“绿暗”、“红酣”的美景也是对照的,但这对照在“白头”人的心中却引起无限波澜,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再谈第二首。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这两句回忆初游西太一宫的情景。三十年前初游此地,他还幼小,父亲和哥哥(王安仁)牵着他的手,从东走到西,从西游到东,多快活!而岁月流逝,三十多年过去了,父亲早已去世了,哥哥也不在身边,真是“向之所欢,皆成陈迹”!于是由初游回到重游,写出了下面两句:“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欲寻陈迹”,表现了对当年与父兄同游之乐的无限眷恋。然而呢,连“陈迹”都无从寻觅了!

四句诗,从初游与重游的对照中表现了今昔变化——人事的变化,家庭的变化,个人心情的变化。言浅而意深,言有尽而情无极。比“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之类的写法表现了更多的内容。

蔡絛《西清诗话》云:“元祐间,东坡奉祠西太一宫,见公旧题两绝,注目久之,曰:‘此老野狐精也。’遂次其韵。”“野狐精”,在这里是个褒义词,由此可见苏轼对王安石写诗技巧的叹服。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499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3
下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3

相关推荐

  •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以父崧卿荫,补番禺县尉。韩侂胄举恢复之谋,诸将偾军,边衅不已。朝廷寻悔,金人亦厌兵,乃遣韩元靓来使,而都督府亦再…

    2022年12月30日
    238
  • 读诗始从意象始——理解诗歌意象

    读诗始从意象始——理解诗歌意象 1、 “意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

    2023年4月11日
    236
  •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

    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 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清不寐, 月钩初照紫薇花。 被皇帝召见询问国事,对于臣子而言,自是大事。周必大当此恩遇,赋诗以抒怀,诗题即已明写其事。官员入宫朝…

    2023年5月13日
    235
  •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阅读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阅读   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

    2022年12月3日
    267
  • 题画诗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

    2023年4月11日
    272
  • “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这两句是追忆早春时节在一个宴会上的情景,歌女之歌声优美动听,有余音绕梁之效,令人回味无穷;舞女舞姿轻柔,雪白的舞衣,旋转飘…

    2023年3月10日
    2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