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诗、词、辞、赋均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而在中国古代的诗、词、辞、赋中,对玉也有较多的描述,如屈原在《楚辞·涉江中》就有:“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的描述。东汉班固在《西都赋》中有:“陆海珍藏,蓝田美玉”;张衡在《西京赋》中有“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等的描写。由于掌握的资料有限,这里仅摘录几首关于写和田玉的唐诗,以供读者鉴赏。同时是想说明中国玉文化已深入到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辞、赋等中,对此有兴趣者可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 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这首诗中写到我国古代名玉蓝田玉产地的情境,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说明产玉之处地势险峻,在此采玉困难较大。
老夫采玉歌
李 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县肠草。
这是一首描写采玉民工的艰苦劳动和痛苦心情的诗。唐代长安附近的蓝田县以产蓝田玉而著名,当时的蓝田玉就是和田玉。蓝田县西三十里有蓝田山,又名玉山,它的溪水中出产一种名贵的蓝田碧玉。但由于山势险峻,开采这种蓝田玉十分困难,民工常常遇到生命危险。《老夫采玉歌》便是以此为背景。
采 玉 行
韦应物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这首诗与李贺的《老夫采玉歌》一样,也是描写蓝田玉采玉民工的艰苦生活。
凉 州 词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关于此诗中提到的夜光杯,据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云:“周穆王时,西胡献昆五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根据现代的认识,“白玉之精”是今天新疆和田白玉中最好的羊脂玉,用它雕琢成杯壁极薄的酒杯,可以透明月光,斟酒时可见月影而得名。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 州 词
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上面两首诗都咏玉门关,那么这玉门关何以得名?据记载,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回长安时带来了西域地区的许多土特产,其中就有产于新疆的和田玉,这样就开始了中国古代对外交流最著名的“丝绸之路”。同时,在敦煌之西的戈壁中,设置了两座关隘。由于西域的和田美玉源源不断地通过其中的一座关隘入内地,因此,这座关隘就取名为“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