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jū)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缒(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食余甘煮菜
②顾影颓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2分)①吃②回头看
2.(2分)A(A.动词,是;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D.介词,跟,同)
3.(3分)(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每以小句1分)
4.(3分)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意思相近即可。若只答出其中的一点得2分)

二: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11.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 
  12.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 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译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一百丈。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欢喜又畏惧。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过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我用船桨击打着江心,用双手捧着像碧玉般的水倒映着的月亮。
  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有种萧索感,就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

赏析
《游白水书付过》是苏轼描述自己和小儿子苏过泡温泉和游览佛迹院的一天,表达了东坡清素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文章取材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开头两句即点题,并交代了出游的日期、地点、人物。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描绘百仞悬瀑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到了。雪溅雷怒”譬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 。 下山过程仅用“俯仰度数谷”一笔带过。“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65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28日 10:53
下一篇 2022年12月28日 10:53

相关推荐

  • 《促织二首》

    洪咨夔 一点光分草际萤, 缲车未了纬车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 风露饥肠织到明。 水碧衫裙透骨鲜, 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 报县来拘土产钱。 这两首诗题为“促织”,但并非…

    2023年5月9日
    247
  • 网往文言文

    网往文言文   维文十六载,自搪塞模仿便为雨之徒,晌时风波未平,淤晕乍平,天公怒气张弓。沉沉未见雨至,冷冷不得云响。夜半三清月,月于枝相却,   眉上旧烧额。唯俏竹枝勾撩,洒姑陌翠…

    2022年11月28日
    252
  • 文言文断句的知识

    文言文断句的知识   一、什么叫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

    2023年1月11日
    220
  • 《师说》原文及对照翻译

    《师说》原文及对照翻译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

    2024年8月4日
    858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的诗意: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出自宋代诗…

    2023年3月8日
    436
  •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数月,为翰林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帝尝示二府《喜雨诗》,旦袖归曰:“上诗有一字误写,莫进入改却否?”王…

    2022年12月27日
    2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