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说信陵君文言文赏析

唐雎说信陵君文言文赏析

  导语:《唐雎说信陵君》说明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放在心上的主旨。下面是这篇文言文的鉴赏,欢迎参考!

  唐雎说信陵君原文阅读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写作特点

  鲁迅先生说,《史记》“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汉字学史纲要》)。司马迁对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难的侠义精神非常钦佩,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在本篇中,他连用了一百四十多个“公子”,在公子身上倾注了真挚而又深沉的崇敬爱戴之情,文章中材料的取舍和剪削都从表现感情的需要出发。文章主要写了信陵君一生中的两桩大事,一是救赵,二是存魏,因为这两件事最能表现公子的侠义精神。其他的则一概剪去不提。可是,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却兴致勃勃地讲了一个公子与魏王赌棋的故事。说“赌棋”,却又不讲二人棋艺高低、赌注大小、胜负如何,很明显,这些与塑造公子的形象、表现作者的感情关系不大。太史公紧紧抓住不放的是,在“北境传举烽”的危急关头,兄弟二人的神情动作。尽管这个故事总共才一百来字,作者还是剥茧抽丝般地写了魏王的“释”、“恐”、“惊”、“畏”,公子的“止王”、“复博”和从实相告。魏王的胆小无能、心胸狭窄,公子的’贤能沉着、襟怀坦白,无不跃然于纸面。

  全文不枝不蔓。公子一死,文章理应结束,可是,作者却又横添上两节文字。一节写公子死后,秦如何“攻魏”、“拔二十城”、“虏魏王”、“屠大梁”;一节写高祖对公子的敬佩,“常祠公子”,“为公子置守冢五家”。这里形象地告诉人们:公子是魏国的中流砥柱,公子又是光耀后代、万世景仰的

  一颗明星。根据金圣叹的说法,这首尾两处分别运用了“弄引法”和“獭尾法”。所谓“有一段大文字,不好突然便起,且先作一段小文字在前引之。”“一段大文字后,不好寂然便住,更作余波演漾之。”(《读第五才子书法》)作者所以运用这两种写法,则完全是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开头的一个故事是公子的第一个亮相,寄寓了作者强烈的爱憎,鲜明的褒贬,为全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最后两节文字,是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潮水的余波,是完成公子形象的最后一笔。

  评价

  本文通过唐雎向信陵君的进言,说明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放在心上的主旨。

  文章在表现这一主旨时,不是用直白方法,而是迂回切入。唐雎先从事情有不可知、不可不知,不可忘、不可不忘四种情况说起,再具体为人之憎我、我之憎人,人有德于我、我有德于人而应采取的不可不知、不可得而知,不可忘和不可不忘的四种态度,最后才落实到信陵君救赵一事上,说明这是有德于赵、不可不忘之事。辩证说来,环环相扣,严谨有致;语句反复,却不刻板,回环有味,令人深思。

  这篇文章,篇幅至短,而文气则甚宽舒,在简单交代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郊迎的背景之后,重点写唐雎与信陵君的对话。唐雎先对信陵君说:“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这四句话,没头没脑,看似不着边际,不知所云,信陵君也的确不明白,难怪他会问:“何谓也?”于是唐雎不慌不忙,就信陵君的疑问,为他解释这四句话:“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四句话可分两层,前二句为上层,后二句为下层,上层为宾,下层为主;在下层中,前句为宾,后句为主,宾主相衬,顿挫有致。“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是唐雎这番话的主旨,于是由泛言“可忘”与“不可忘”,自然而然地引出要规劝的现实的具体的问题:“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水到渠成,情理自现。对唐雎之谏,信陵君欣然接受。这段对话,前半为虚笔,后半才落实,虚笔作铺垫,实写见真意,虚实结合,宽缓从容,不急不懈,飘逸有致。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34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5日 11:51
下一篇 2023年1月5日 11:51

相关推荐

  • 用文言文写道歉信

    用文言文写道歉信   我深刻地思量,这一切完全是我的.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文言文道歉信,欢迎阅读。   文言文写道歉信一  此书于恩师,书罪于其下:   其罪一,时二日…

    2023年1月4日
    265
  • 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姚鼐 曩者,鼐在京师,歙程吏部、历城周编修语曰:“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维盛清治迈逾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古文者未广。昔有方侍郎,今有刘…

    2022年12月30日
    366
  • 郑板桥读书文言文翻译

    郑板桥读书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下面是小编收…

    2023年1月7日
    444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2016年中考古诗词阅读试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23年3月12日
    268
  • 李唐《题画》原文、注释和鉴赏

    李唐《题画》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注释】 (1)李唐为宋代高龄画家,晚年不幸遭逢金兵南侵,北宋灭亡,他流落临安,卖画…

    2023年5月7日
    274
  • 【越调】寨儿令(汉子陵)

             鲜于必仁       …

    2023年5月6日
    2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