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救火》阅读答案及翻译

鹦鹉救火

有鹦鹉飞集①他山,山中禽兽辄②相贵重③,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④,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然尝侨居⑤是山,禽兽善行⑥,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⑦,即为灭火。(选自刘义庆《宣验记》)

注释:①集:栖息。②辄:总是。③相贵重:尊重它。相:指代鹦鹉。④濡羽:沾湿羽毛。⑤侨居:寄居,寄住。⑥善行:行为善良。⑦嘉感:赞扬并受感动。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的字。

①鹦鹉自念()②然尝侨居是山()③虽乐不可久也,便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译:
②天神嘉感,即为雨灭火。译:

3、你认为天神被鹦鹉的什么所感动?
4、读后此文你有何感想?请要说说。

答案:
1、①思②曾经这③离开
2、①鹦鹉远远看见了,就飞入水中,弄湿自己的羽毛。
②天神对鹦鹉的话很感动,就把大火灭掉了。

3、天神被鹦鹉的这种重情义的行为所感动。

4、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是不容易的,如果有贵人相助就简单得多,但是贵人(天神)并不是随意帮助别人的,所谓天助自助者,自己不努力,是不能寄望得到别人帮助的。

注释:
1.集:停留
2.辄:总是
3.相爱重:尊重它;相:指代鹦鹉
4.念:想
5.何足云也:哪里足够呢?
.6.虽:即使,纵然
7.沾羽:沾湿羽毛
8.尝:曾经
9.侨:寄居
10.行善:行为善良
11.嘉:赞美,嘉奖。嘉感:赞扬并受感动
12.去:离开

参考译文:
一只鹦鹉从别处来到这座山,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友善,鹦鹉自己想:此处虽好,却不是自己久留之地。鹦鹉便离开了。不久,这座山发生火灾。在远处的鹦鹉看见后,将身子钻进水里,要用羽毛上的水珠浇灭火山。天神说:“你虽然有志气,但是力量微不足道。”鹦鹉回答说:“我也知道我这点力量救不了火,但我曾经在这山上居住过,山里的动物们曾待我如兄弟,我实在不忍心见它们遭遇火灾,只好尽我所能来帮助它们!”天神对鹦鹉的话很感动,就把大火灭掉了。

寓意
不可以忘恩负义,在看到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有困难时,应给予其帮助。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72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29日 09:42
下一篇 2022年12月29日 09:42

相关推荐

  • 陈情表的文言文及翻译

    陈情表的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下面是小…

    2023年1月8日
    223
  • “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这两句是说会稽山前早春时节的风光:田里冰雪已经销融,芦荻长出了像锥一样的新笋;春气已入杨柳,枝条之上柳叶初生,如人之睡眼…

    2023年3月24日
    266
  • 《尊经阁记》文言文赏析

    《尊经阁记》文言文赏析   【作品介绍】   《尊经阁记》详细阐述了对儒家经典“六经”的见解。文章层次井然,而且逐层推进;用通俗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明白易懂。本文名为尊经阁作记,实…

    2023年1月11日
    236
  • 《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阅读答案及原文注释翻译评析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

    2022年12月28日
    240
  • 唐诗《孤兰》赏析

    唐诗《孤兰》赏析   孤兰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淅,绿艳恐林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这是一首托物…

    2023年4月13日
    233
  • 《筑城行》《筑城曲》阅读答案

    筑城行 【宋】刘克庄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呵责如风雨。 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

    2023年4月12日
    2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