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鹬蚌相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暴,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孰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蚌方出暴( ) ②燕赵久相支( ) .
③以弊大众( ) ④故愿王孰计之也( ) ..
⑤渔者得而并禽之( ) .

(2)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①同“曝”,晒②支持③疲弊④同“熟”,仔细 ⑤同“擒”,捉拿
(2)要相互团结互助,不要勾心斗角,以对付共同的敌人。

二:
1.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 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吗?(2分)
3.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 双方都不肯放过对方,渔夫发现了,就把他们——起捉走了。(2分)
2.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分)
3. 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3分)

翻译:
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文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河蚌刚刚打开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如果你不放了我)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河蚌也对鹬说:“(我怎么能放了你)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那就会有死鹬了。”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担心强大的秦国要成为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文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道理
 鹬蚌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道理。
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92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08:47
下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08:47

相关推荐

  • 柳宗元《梓人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梓人传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

    2022年12月27日
    253
  • 查慎行《早过大通驿》阅读答案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

    2023年4月5日
    247
  • 女娲补天的文言文解释

    女娲补天的文言文解释   【注解】   1、四极废:天的四边毁坏了。上古的人认为在天的四边都有支撑着天的柱子。废是指柱子折断,天塌下来了。四极:指天的四极。   2、九州裂:指大地…

    2022年11月22日
    237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送魏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送魏二 王昌龄 …

    2023年4月11日
    257
  • 嗟来之食文言文翻译

    嗟来之食文言文翻译   【导读】 本文节选自《礼记》,这部书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学者的著作,主要阐述儒家所主张的各种“礼节”,还记载了孔子和他门人的一些言行。书中常有一些颇有意义的小故…

    2023年1月8日
    264
  •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少好学,能属文,从丞相掾,迁太子中庶子。时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弈,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和废后,为黄门侍郎。孙亮即位,为太史令,撰《吴书》孙休践阼,为…

    2023年1月2日
    2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