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文言文《桃花源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____(人名)。(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屋舍俨然____       (2)便扶路____
1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2分)
答:      
13.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2分)
答:      
14.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3分)

参考答案
10.陶渊明(1分)
(1)整齐的样子  (2)沿、顺着(共2分,每小题1分)
12. 围绕“渲染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源美好作铺塾”回答出两点即可。(共 2分,毎点1分)
13. 围绕“见到渔人大吃一惊;自从秦朝就隐居在此;不知外机朝代更竹;对渔人所描述的 外界情况感叹、惋惜”回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用原文语句回答亦可)
14. 围绕“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尚;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回答出三点即可。 (共 3分,每点1分)

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96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08:52
下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08:52

相关推荐

  •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五柳先生传》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下面是文言文的译文欢迎参考!   五柳先生传   魏晋:陶渊…

    2023年1月7日
    252
  • 常见虚词在文言文里面的用法分析

    常见虚词在文言文里面的用法分析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使句子结构完整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今汉语中,差别最大的不…

    2022年12月4日
    257
  • 关公大义失荊州文言文

    关公大义失荊州文言文   陈寿<三国志)载:关羽(160或162-220)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解州常平村)人,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

    2022年11月28日
    277
  • 心不在马文言文阅读题

    心不在马文言文阅读题   心不在马   赵襄主学御(驾车)于王于期(即下文的’“于期”,是个善于驾车的人),俄而与于期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三易马而三后。   襄…

    2022年11月22日
    265
  • 高中知识刘虞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及译文

    高中知识刘虞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及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① 刘虞,字伯安。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之辈,皆随时朝…

    2023年1月10日
    265
  • 《旧唐书·列传·白居易传》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旧唐书·列传·白居易传》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7分)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 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

    2023年1月10日
    3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