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旅游营销方案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主要问题对策
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服务层次和水平低,服务设计落后,流放产业的类型单一粗糙,对旅游景区、家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及传统节庆活动过分依赖,经济效益低等特点。正确认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是发挥以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1、缺乏正确观念和认识,发展思路不清。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性质等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把握不准,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序不够,主导意识不强,未能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其表现为农产经营理念陈旧落后,一些地方政府角色不到位,未能完全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将乡村旅游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对乡村旅游的经营农户缺乏有力支持。
2、缺乏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规划。有些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缺乏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整体规划,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造成旅游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无法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展;一些农民急于致富,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只利用了资源的原始价值,不能创造资源的再生价值,开发层次低,产品品味不高,因而逐渐衰落停业。
3、政策措施不到位。尽管以旅游促进“三农“发展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认识,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很不完整,甚至是一片空白,如投资开发优惠政策、保护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鼓励吸引外资政策等等方面,还有待于出台并完善。这些配套政策措施的滞后或空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4、监管力度弱。目前乡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地方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协调难的问题,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从而使旅游监管出现“挂空挡”现象。另外由于乡村旅游处于“小”、“散”、“杂”的局面,使得乡村旅游管理部门难以形成中心角色,监管力度较弱。许多旅游项目的开业、停业都较随意,居民旅馆、餐饮店等项目无证(照)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农户开办多年而极少上缴税费;有些政府对旅游项目考察不认真,跟踪管理不经常,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造成乡村旅游整体服务质量较低。
5、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产品单一雷同,各地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较严重,缺乏精品和亮点,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一些“农家乐”、“民俗游”、“村寨游”等活动内容趋同,缺乏体验、休闲项目,缺乏文化内涵,地域性、个性化特色不突出,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受抑制。
6、服务设施落后。因为缺乏规划,许多景区没有相关配套的设施设备。有些景区道路凹凸不平,狭窄难行,可进入性非常差;有些景区村户面貌落后,屋内摆设陈旧,卫生及住宿条件让人望而生畏,让游客感觉是在花钱买罪受。
7、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又因多未受专业培训,旅游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经营过程简单粗放,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旅游管理部门也普遍缺乏专家型的管理人才,现有管理者对乡村旅游理论掌握不够,实践研究不足,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认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8、缺乏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低。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集中在吃、住、游等几个主要环节,而行、购、娱等环节的产品尚为空白或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上下游相关产业缺乏融通,无法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延伸产品和服务,影响了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文化的变异以及物价上涨等。
二、对策与借鉴
1、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励机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扶持乡村旅游。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鼓励准许当地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进行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首先必须解决可进入性问题。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社会资金,搞好交通、邮电、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既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存,村级集体、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村民要摒弃将乡村环境的“脏”、“土”等同于“返璞归真“的思想,搞好村庄环境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切实实现以乡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避免出现一些景区常见的村民为争客源而强行拉客、兜售等破坏景区秩序和旅游环境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其次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4、规范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政府要逐步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旅游行业分类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接待能力和卫生状况等方面规范农民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经营者“合法经营、诚信服务”观念的形式。
5、保持乡村文化本色,注重优良民风的培育。乡村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文化特点,重点体现“真味”、“原味”。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不论是产品和服务,还是各种体验活动的设计;不论是村庄环境,还是农家居所,都必须强调乡村特有的情趣和格调,避免乡村旅游发展中产品和服务的城市化趋向。
乡村淳朴的民风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之一。然而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经济利益的凸现,都会给原有的朴实民风带来冲击,因此需要在关注村民经济利益与保持朴实民风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培育优良的民风,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可为乡村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6、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策略和发展模式。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品牌则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乡村旅游实施品牌战略,可增强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及感受强度。富有个性和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有效强化体验心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向的较好方式。
7、努力拉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足的状况,应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经济综合效益: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雷同的“农家乐”向“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方向发展,注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强化乡土氛围;依托乡村特点,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强化参与性;提升乡村旅游的休闲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率;返延伸旅游线路,实现城乡旅游线路互通,实现工业旅游产品与农业旅游产品的对接。
8、创新特色产品,扩大产品促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应重点创新特色产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发差异化特色产品,如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结合乡村环境,推出“寻幽探险游”、“健身游”等产品;二是增加特色文化产品,结合本地人文资源,挖掘独特的文化素材,提高文化品味,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三是拓展产品组合,增加产品的深度和广度。
乡村旅游景点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位置多相对偏僻,知名度不高,旅游地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促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介绍,吸引游客,增强客流量;政府部门除了采用推广节庆活动等方式促销外,还应与企业联合,有计划地建立营销网络;此外还可发挥旅行社的推销外联作用,吸引外地游客。
9、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泰国近年来实施的Cbt(Community-basedTourism,社区旅游)项目,对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Cbt原则,游客在到达旅游目的地第一时间,就会与各自的接待家庭见面,了解当地的概貌、特点,这样可以使旅游者很快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在随后的游览中减少盲目性。这与国内乡村旅游游客只在吃住环节上与当地居民接触,对旅游地文化习俗只是走马观花的了解有很大不同。
Cbt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建立社区学校。社区学校的教师由村里的老人或老僧人担当,主要是告诉游客当地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告诫游客珍惜当地的树木、水、土地等。社区学校的形式可以使游客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同时通过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可以使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得以保持良好。
Cbt的第三个原则是集体接待原则。游客每到一个家庭参观,周围的邻居都会来帮忙接待,不会出现国内乡村游中的抢客拉客现象;游客用餐往往是集体就餐,由村里的每家女主人端来拿手好菜,让游客在品尝当地不同美味时,进一步了解“社区基础”的含义。
依据Cbt的一些原则,泰国的乡村游能够健康发展,旅游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富足的生活,并且泰国乡村的原有的文化特色、自然风貌依然能很好地保留下来。
【参考文献】
[1]王时阳、刘德谦:发展乡村旅游的三个重要条件[N]中国旅游报,2007年1月10日。
[2]曹学文:乡村旅游产品的三大文化特性[N]中国旅游报,2007年3月2日。
村旅游营销方案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115-03
1 概 述
现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民众衡量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标准,旅游业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旅游业作为与第一、二产业快速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10%左右,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产业。贵州也将旅游业定位为服务第一、二产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自十以来,党中央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升到国家战略实施层面,在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省,扶贫攻坚的“当头炮”已经打响。而今,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的方兴未艾,旅游业逐渐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的新动力和新机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有助于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还有助于提升贫困群众的文明素质,有助于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成为建设美丽乡村主要原动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成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的新路子、新举措。
2 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政策 保障
2.1 国家层面对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到“十二五”末期,把我国的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的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2.2 贵州省对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
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贵州建设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贵州旅游业的战略方向,并把“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支柱产业来培育。贵州省委省政府已经确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推动贵州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服务业,使贵州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同时还确立了“十二・五”时期将贵州省建成旅游大省,到2020年建成旅游强省的“两大战略目标”。“十三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山地旅游大省、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的新部署,把旅游业列为全省“三大长板”之一。
旅游产业战略地位的提升,不仅得益于旅游业对GDP的贡献,更得益于旅游产业链的扩展壮大,对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就业率的提升和发展绿色经济的贡献。
3 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为实施精准扶贫提供坚实 的依据
3.1 近三年旅游业对全国GDP的贡献
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产业规模、接待能力和发展实力不断提升。
2014年,国内外旅游37.28亿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人民币。
2015年,国内外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2016年上半年,国内外旅游人数达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旅游总收入2.25亿,增长12.4%。旅游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3.2 近三年旅游业发展对贵州经济发展的贡献
近年来,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4年贵州接待游客3.21亿人次;旅游接待总收入2 895.98亿元,旅游业增长在全国名列前位。2015年贵州省接待游客3.76亿人次,同比增长21.30%,旅游总收入3 512.82亿元,同比增长17.12%。2016年上半年,贵州省接待游客2.5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
2 241.35亿元,同比增长41.10%。其中仅2015年一年,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593亿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42%,旅游收入705.9亿元,年均增长31.7%。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已位列全国15位,接待总人次位列全国17位。旅游战略支柱产业地位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建成旅游大省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而今,国家从战略层面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务实有效地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一缕春风。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大发展的一股生力军,不仅有利于带动GDP的增长,还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
据《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观测报告》显示,乡村旅游正成为促进农民就业的主渠道,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途径,推动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和实现农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4 现阶段发展乡村旅游已有的措施及成效
今年,国家旅游局会同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十二部门正在制定《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力争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2.26万个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全国各省纷纷针对旅游扶贫特别是乡村旅游扶贫频频出招。
通过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旅游电商推进、万企万村结对帮扶、乡村旅游创客、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等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推广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为旅游扶贫在全国的推广积累了经验、树立了典型。
目前,贵州省深化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各项工作逐步完善。100个景区建设将陆续竣工;全省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景区景点打造进一步深掘;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省际、省内高速公路、高铁的迅速拓展,为发展乡村旅游,吸引省内外游客提供了根本保障。
伴随着旅游供给侧改革成效的初显,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已突破3000个。近5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贵州近64.7万人脱贫。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打赢扶贫攻坚,助力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民生的关键,也为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插上了旅游的翅膀。
同时贵州通过构建以产业为基础、园区为平台、企业为龙头、农民为主体的总体思路,构建的“园区+”的发展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得到试点推广。
目前,全省农业龙头企业2 686个,农民合作社31 434个。省级工业示范园区385个,从业农民484万人。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10家。为贵州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推动精准扶贫提供了良好示范。
5 乡村旅游扶贫仍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瓶颈
5.1 游客的井喷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矛盾
2015年贵州乡村旅游共接待1.593亿人次,乡村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然而,游客的激增使旅游地的承载能力受到严重考验。为应对猛增的游客数量,大量对游客预期数量估计不足的经营户不顾长远利益,以提供价高质低的产品和服务应对扑面而来的游客。
同时,对游客预期的估计不足,导致乡村旅馆严重超载、餐饮质量大打折扣;随着私家车出游的人数增多,乡村旅游地停车位的容载量也经受严峻考验。旅游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引致游客的不满,对乡村旅游地品牌形象的塑造、增加游客二次旅游的兴趣等方面都带来不利因素。
5.2 游客需求的多元化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升的矛盾
乡村旅游形式的主要以农家乐、农产品采摘、、垂钓等方式经营。单一化的旅游产品使得乡村旅游虽在一定程度上占据地理位置等优势,但伴随着游客需求的多元化,复杂化,单一的旅游形式已不足以吸引游客。
同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欠缺,导致服务质量不能达到游客的预期,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及单一化的旅游产品成为制约乡村旅游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5.3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与旅游扶贫思想认识不到位的 矛盾
由于部分地区特别是贵州部分地处偏远的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战略及措施的认识不到位,致使部分地区缺乏发展乡村旅游及开展旅游扶贫的政策支持、自然条件和发展动力。少数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户和商户也由于缺乏大的范围和政策环境、处在自主化经营、简约式经营的境地。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引导、农民从事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也不高,经营的产品难免同质化、单一化。加之对外的宣传不利及经营手段的单一,导致部分地区特别是贫困偏远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并以此实现旅游扶贫显得困难重重。
5.4 对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不了解及乡村旅游宣传不到 位的矛盾
发展乡村旅游、将旅游与扶贫有效结合、单靠农户、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迫切需要政府的引领和政策支持,现如今,贵州许多地方政府已将当地的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或支柱产业。实施供给侧改革,助力旅游扶贫,政府应充当“抬头兵”应“打头阵”,然而,部分地区处在产业转型的过渡期,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旅游经济的责任意识还不到位,政府疏于对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扶贫措施的重视。
此外,部分地区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过去对景区景点的开发和扶持上,而今,旅游产业发展已迈入新时期,因此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变革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景区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成为实现旅游扶贫的新理念、新方式。
此外,部分地区虽坐拥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然而由于缺乏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打造,致使旅游资源未能转化为经济效益;此外,由于缺乏对乡村旅游宣传平台和措施的打造,也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知识经济及信息爆炸的当下,“藏在深闺人未识”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宣传模式已不适用当下发展的需要,如何探索出一条既解决宣传成本又起到宣传效应的发展模式,成为需要深思的问题。
5.5 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和剩余劳动力素质亟待提 升的矛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步入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旅游业相关产品借力电子商务进行营销和推广已成为宣传推广和营销的主流,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同步经营也成为旅游营销的发展趋势。
然而,乡村旅游的营销和推广由于从业者文化水平较为低下,对旅游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尚处于不了解状态,传统营销模式下的乡村旅游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旅游电子商务人才,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让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寻回乡愁、推动农民返乡致富、走一条既符合生态发展、又增加农村收入,推动贵州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实现旅游扶贫必然要依托乡村旅游的发展,面对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遇到的困难和瓶颈,笔者认为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6 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旅游扶贫,助力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的建议及对策
6.1 政府主导、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实力、深掘及打造好 贵州旅游产业整体品质
随着贵阳到广州、长沙、上海、北京等地高铁的相继开通,贵阳已进入“高铁时代”,结合“县县通高速”的契机,政府可依托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建成,加强对外宣传及景点打造。以政府牵头、村民参与、企业加入等形式打造高速公路沿线景点,为推动乡村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做好基础设置建设。
同时,政府和企业利用大数据为基础对乡村旅游地游客量进行有效的预测和监控,通过开展区域间的合作、互惠等方式,避免出现游客在知名旅游地区扎推的情况,提前做出有效预测、为游客的分流做好预案。
6.2 打造运用好新时期网络平台建设,助力乡村旅游的 宣传和营销
以“大数据”为基础,加强对农村地区旅游从业者的网络营销技能培训,利用大数据将贵州旅游商品、农产品、特色民主文化推向世界。同时,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新契机、加强对旅游网站、旅游APP、旅游公众号等的维护和开发,联合农村淘宝、去哪儿、携程、地方电子网络营销平台等新的营销平台,为地方乡村旅游的营销和推广找准运营商,解决“走出去”的问题。
6.3 树立“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和理念,破解乡村旅游 自主经营、独立营销的困境
贵州在近年的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了“旅游协会+农户”、“政府+公司+农户”、“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农村合作社+村民”等多种富有个性的,社区参与、民主管理的贵州乡村旅游模式,使乡村旅游成为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牵头,应将上述模式发展的经验和成果汇集成案例库和培育成示范点,在全省各乡村旅游地区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培训。
同时,可探索结对帮扶及合作交流等形式,开展区域之间发展乡村旅游的交流和合作、形成结对帮扶、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
6.4 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产业供给侧改 革和转型升级
结合贵州“县县通高速”的契机,将原来分散各地的景区、景点集中连成一片,打破地域之间的地理限制,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旅游产业及企业的转型升级对发展乡村旅游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强对乡村旅游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推广、通过寻找乡愁、美丽乡村、四在农家等建设,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助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6.5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乡村旅游地服务产品的研发,加 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 平和提升旅游地品味
通过免费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发放《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知识读本》,分级分类定期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帮助从业者树立文明服务、主动服务理念,掌握接待礼仪礼节,更好地服务游客。夯实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
7 结 语
综上所述,要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必须走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服务国家扶贫战略,带动农民通过从事旅游脱贫致富、顺利完成剩余劳动力转移。
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扶贫同时也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旅游业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服务广大群众的有效方式,代表着今后旅游业及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通过探索“大数据+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理念和方式,推动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通过旅游产业升级转型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旅游品质、通过提升旅游品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使农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农民的信心真正树立起来、农民的生活真正富裕起来,真正打赢脱贫致富这场大战。
参考文献:
村旅游营销方案篇3
社区物业管理员工作总结(一)
20xx年上半年,XX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深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个主题,以乡村旅游发展和入境旅游市场拓展为全年重点工作,通过培育休闲新业态、开拓境内外客源市场、优化行业服务品质等几方面的积极努力,不断优化我市旅游环境、不断提升我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我市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据统计,今年1-5月,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6.23万人次,同比增加12.5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7亿元,同比增长14.74%。纵观上半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顶层设计和项目创建织就XX旅游新蓝图
1、规划引导乡村休闲旅游大发展
一是启动我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中标单位开始实地走访各景区、酒店和旅行社、乡村旅游点等,全面调研XX旅游发展现状。二是做好《金峨村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积极开展金峨村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指导金峨村落实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三是推动四明山区域乡村旅游发展。草拟《XX市四明山区域旅游发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积极培育发展岩头、三十六湾、明溪3个旅游重点村和三十六湾、董村、斑竹3个乡村民宿(客栈)集聚区,建设提升妙高台、松海台(三十六湾村)、徐凫栖霞(四明大桥)3个观景平台,积极打造三十六湾慢生活休闲旅游基地,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四是启动全市乡村旅游标识系统设计。结合地方性、综合性、系统性和生态美学,打造一套体现XX乡村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的识别系统。
2、招商驱动旅游项目大建设
一是多管齐下抓招商引资。编制中英文对照的《XX旅游招商手册》,涉及旅游综合体、特色民宿、旅游新业态等多种类型共计20个招商项目。积极组团参加20xx浙江旅游项目洽谈会,共推出旅游招商项目20个,签约项目1个,资金为3亿元;成功引入宁波堰竹文化旅游公司投资大堰民宿项目,总投资约3千万元。积极接洽漫居主题度假酒店、联众休闲度假有限公司、上海大通旅行社、投创华夏、浙商旅游投资俱乐部、华清旅游集团等公司10余批客商的实地投资考察。二是重点项目推动投资建设。今年一季度,XX完成旅游项目投资2.22亿元,其中宝能国际海湾度假区、溪口两岸文化交流中心、XX市旅游集散中心列入省级重点旅游项目。
3、创建推动旅游品质大提升
一是提升全市旅游景区环境和质量。根据国家旅游局515战略部署,通过对全市A级旅游景区进行明察暗访,要求各A级景区严格落实对照、自查和整改,全面提升景区及周边的环境。二是掀起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改革热潮。对全市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实地调研,抓好景区及重点乡村旅游集聚地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停车场的建设和完善。三是推进旅游项目创建。重点培育王鹤农庄创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大堰常照村创建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滕头鲜果园和羊羔仔农场创建省果蔬采摘基地;持续推进白云驿站露营地、溪口房车基地和金峨山徒步休闲运动基地的创建,以及黄贤森林公园省级生态旅游区的创建工作。
(二)营销创新和市场树立打造XX旅游新形象
1、媒体宣传与事件营销融合助力旅游营销创新
一是精选媒体宣传XX旅游。与浙江电视台旅游栏目、XX网和XX网合作推出XX旅游形象、旅游品牌、四季活动和旅游产品的宣传;与钱江电视台、钱江晚报《寻味》栏目合作,在我市各景点乡村取景拍摄,节目推出XX美景、美食真人秀活动;与《阿拉旅游》杂志、上海旅游网蛙鸣农家乐电商平台合作宣传赏花踏青、古道健身、农俗体验、民宿休憩和休闲养生等乡村旅游产品;与凤凰网宁波站、宁波网等企业合作宣传XX全市景区的各类节事、专题旅游活动和特色旅游项目。二是利用事件营销提高知名度。借中华弥勒南极慈行活动的圆满举行,借XX旅游大使、弥勒大使沿途宣传传播把弥勒文化和XX旅游远播世界。通过凤凰网宁波站专题报道、凤凰总网录用播出、新浪首页新闻、浙江省旅游手机报专版和微博微信平台等多方联合宣传中华弥勒南极慈行活动,让活动的影响力持续发酵,让XX旅游和弥勒文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
2、智慧营销与旅游节事合力拉动旅游消费增长
一是借力智慧营销拉动旅游消费。与百度直达号合作,通过百度移动开放平台的官方服务账号,实现游客的一键消费模式。积极推广溪口旅游天猫旗舰店和远景旅游淘宝店的在线预订,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全市特色旅游活动,充分发挥旅游互联网+效应。二是利用旅游节事活动聚集人气。指导全市旅游企业积极举办旅游节事惠民活动,积极参加宁波旅游节事活动评选,重点扶持乡村旅游节事活动举办。上半年,20xx溪口旅游文化季系列活动于正月十五启幕,大堰成功举办大堰之春生态文化节,裘村滨海风情年盛大开游,各乡镇、各旅游企业纷纷利用旅游节事活动聚人气、促消费。
3、展会推广与主动对接联合推动国内外客源市场开拓
一是通过展会、推广年活动开拓国内客源市场。积极组织全市重点旅游企业参加浙江省(南昌)旅游交易会、江苏旅游推广年活动,通过推介会、对接会等形式在江西南昌、景德镇和江苏南通、连云港、扬州当地的旅行商洽谈合作。二是以社区推广形式深耕上海客源市场。溪口景区、滕头生态旅游区、黄贤森林公园连续两个月深入上海各大社区联合推广特色旅游产品,以专场推介、产品介绍、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深拓上海客源市场,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一日游旅行社合作推出XX二日游专项产品,开启以XX为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开发模式。三是主动对接力拓境外客源市场。旅游局领导带队拜访上海海鑫国旅等重点旅行客商,主动对接韩国入境游市场开发,商讨增加留宿游客比重方案等,溪口成功举办中韩情雪窦缘20xx溪口旅游国际登山体验大会,努力开拓以韩国、台湾为代表的东南亚客源市场。
(三)优化环境和提升品质实现XX旅游新常态
1、监管、检查确保安全旅游
一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召开20xx年度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与全市旅游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主体,完善应急预案。评选出19家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8位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指导旅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做好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二是开展旅游安全检查。开展了假日安全大检查、水上乐园开业前检查等活动,对商量岗、三隐潭、黄贤森林公园等灾害易发区(点)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旅游生产安全有序。三是搭建安全监控网络。开展旅游景区实时安全监控网络建设的调研和方案制订工作,为旅游生产安全有序保驾护航。与移动公司合作,开展游客动态流量分析,通过欢迎短信推送对一定时间段内的游客量、归属地及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在特定情况进行短信预警。
2、宣传、整治共净市场环境
一是启动专项整治规范市场行为。依托全局力量成立旅游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和时间进度表,通过各路媒介宣传和市场秩序会议传达等形式引导旅游企业合法、规范、文明、诚信经营。二是开展现场检查净化市场环境。重点检查旅行社的网上广告、媒体广告、户外广告、宣传册和报价单等资料的规范情况,认真开展全市范围的现场检查,积极参加宁波市局组织的交叉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和具体的问题以XX旅游质监通报形式在全市通报,进一步规范旅游企业行为、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三是宣传文明旅游树行业新风。制定年度文明旅游活动计划,以节假日的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文明旅游氛围,印制XX旅游维权宣传册,开展3.15文明旅游、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宣传咨询活动,提高大众维权意识;借助XX日报开展旅游会客厅,通过专题报道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和理性维权,同时普及旅游常识。
3、培训、评选共促品质提升
一是精准优化提升企业品质。召开第一季度经济形势运营分析培训会,指导饭店开展节能减排、挖掘特色主题文化、提升酒店业供给水平。鼓励旅游商品企业开发特色产品,精选二家有特色的旅游商品销售企业参加省星级购物店评选,精选5件作品参加宁波、省、部级旅游商品大赛。二是修炼内功提高软实力。与宁波市旅游培训中心签订了培训合作协议开展精准性旅游培训。制订20xx年文明旅游为主题的导游大赛方案,开展导游人员旅游文化和讲解技巧培训,优化导游队伍建设。召开2014年度XX旅游投诉分析会,开展旅游景区质监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质监人员投诉处理技能和内部质量控制水平,促进景区投诉从事后处置向事先预防转变。
二、下半年的主要思路
下半年,XX旅游工作将继续围绕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主题,做好卢市长提出五名六养中的旅游文章,坚持提质增效、创新发展,聚焦五个围绕、抓好十件实事,推动旅游经济全面繁荣。
(一)做好规划引导,共促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完成《XX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和《金峨村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的编制并通过评审;开展岩头大堰尚田生态特色风情线规划前期调研和我市智慧旅游3年发展规划调研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标识系统设计和制作工作;指导和跟踪四明山区域发展重点村的旅游项目项目和3个观景平台建设。以发展全域化、产业休闲化、市场国际化为重点,立足区域竞争优势,谋划未来五年我市旅游发展战略、路径和重点,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旅游的联动发展。
(二)做好产业融合,推动旅游业态发展多样化
指导黄贤森林公园创建省级生态旅游区。培育3家省级特色民宿(溪口毛家大院、大堰泊宁酒店和大堰迷碟香小院);培育2家省级果蔬采摘基地(滕头景区和尚田羊羔仔农场),培育3家宁波市专项休闲基地(大堰露营基地、溪口房车基地和裘村海钓基地)。积极推进雪窦山佛教名山建设,培育佛教文化休闲产品。加快马头古村、栖霞坑古道等古村古道旅游发展。加快XX象山港区域海洋旅游发展,打造浙江的维多利亚港。
(三)做好招商投资,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宝能国际海湾、松岙凤凰城、溪口两岸文化交流中心、XX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大项目建设,扩大旅游有效投资,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今年重点培育溪口民国文化型、大堰乡村休闲度假型旅游风情小镇建设。针对乡村民宿、房车基地、养生休闲等开展精准招商。积极向国家和省旅游局争取旅游项目扶持补助资金;向省旅游局力争更多的旅游项目列入省重点、服务业重点等重点名录,依托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开展精准招商。
(四)做好品牌营销,提高旅游形象知名度
一是全力办好弥勒文化节的旅游活动。计划与XX网合作策划一场和谐.共生雪窦山佛界新地标建设论坛,突出弥勒文化和两岸交流,以雪窦寺恢复建设三十周年感恩为契机,邀请凤凰网、旅游界、文化界等知名人士探讨建设佛教名山。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宣传评比活动。与现代金报合作,以守望乡愁为切入点,以图片、美拍视频、手机视频等多元化形式,辅以文字说明,寻找最美乡村、古道等乡村的新亮点。与宁波电视台《阿拉旅游》栏目合作,推出你是我的菜寻找农家美术秘方大型美食综艺活动,用电视手段表现农家美食文化,挖掘人们记忆中的老味道。与宁波网合作推出感受乡情美丽花海策划活动。与凤凰网合作推出美丽乡村最美民宿评比活动。与浙江电台城市之声合作推出美丽乡村采风去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广播宣传招募自驾车主、摄影爱好者走进乡村。三是利用事件、节事营销创新旅游市场营销。以滕头世博馆回归开展事件营销;依托水蜜桃节、各镇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宣传五彩XX。依托弥勒文化节、千名弟子雪窦山朝拜祈福、传统民俗活动等宣传文化XX。
(五)做好区域合作,提升旅游惠民富民效益
一是重点开拓境外市场。境外市场主攻东南亚、韩国和港澳台等境外市场,借国家旅游局丝路旅游年东南亚旅游推广活动和浙台旅游合作大会等促销活动,巩固和发展周边境外旅游市场。二是专线深拓高铁市场。深拓高铁沿线旅游市场,强化杭甬、杭宁、沿海大通道等高铁沿线市场营销,开拓江苏、福建、广东等市场;借杭长高铁通车之际,开拓江西、湖南等市场。三全面深耕国内市场。国内重点深耕长三角旅游市场,主动对接上海、江苏和省内等传统客源市场,借用上海社区推广月活动开拓上海市场。开展华东五省一市旅行商、电商合作大会,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线上线下融合互动,邀请华东五省一市的主要合作旅行社100家,电商平台20家,共商XX观光游、度假游产品推广销售,做好以XX为旅游目的地的产品推广活动,做好48小时玩转宁波,想走就走产品推广活动,深耕省内及华东市场。
(六)做好法治建设,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一是推进依法治旅。强化旅游执法队伍建设,主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督、交通、卫生等涉旅职能部门开展市场综合整治,通过旅游质监通报专报形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监管、交通、卫生等相关部门旅游投诉处理网络,利用全程监控的调解室及录音旅游投诉电话提升旅游投诉处理质效,加大培训、狠抓旅游质监队伍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及时处理和分析旅游投诉和网络舆情,敦促形成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良好氛围,提高依法治旅治理能力。二是建设有序市场。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开展游客满意度抽样调查分析,以走访旅游企业、开展座谈等形式,及时掌握旅游市场动态并及时分析反馈,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组织并指导相关旅游企业完成20xx年旅游系统文明旅游和文明餐桌行动活动,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提高游客和市民文明出游意识,让国内外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
(七)做好品质提升,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
一是设施优质化。开展旅游厕所革命、旅游环境整治,计划改建提升8个旅游厕所,新建7个标准化旅游厕所,推动滕头新游客中心、大堰游客中心以及配套停车场建设。做好星辉国际和东方旅行社的星级旅行社复评工作,做好溪口和黄贤平安景区复核工作;开展大鹰宾馆和溪口四季青藤酒店的花级酒店创建工作,开展泊宁心宿和迷蝶香的主题特色饭店创建工作,开展海百桃源宾馆绿色饭店旅游景区和旅行社安全生产标准化单位创建工作。二是生产安全化。完成20xx安全生产月工作,做好夏季水上乐园项目专项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阶段性和全年工作,开展十一黄金周安全检查、夏季抗台抗汛等安全工作。完善旅游交通、应急救援、旅游信息等公共服务,健全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和重大活动人流评估和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制度,开展安全演练,提高旅游行业紧急救援能力,保障游客和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三是服务品质化。全面启动智慧旅游、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景区管理、安全管理等业务精准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销售、营销、管理等业务水平,提高一线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引导员工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职业道德。
社区物业管理员工作总结(二)
20xx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市旅游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积极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机制、改进招商方式、狠抓责任落实,取得了招商引资的新成效。
一、工作成效
今年,在建项目3个,武功山金顶景区整体开发项目、武功山嵘源国际温泉度假村二期、车田村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7.35亿元,上半年实际到位资金1.294亿。武功湖整体开发项目,拟投资8000万,项目在洽谈中
1、武功山金顶景区整体开发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3.8亿元,上半年已投资2500万元, 完成了 三天门至金顶和三天门至白龙溪瀑布两条主游步道及休息亭、观光亭等附属设施;观音庙建设工程及附属设施建设;东、南游客服务中心选址;三天门宾馆规划设计。索道建设项目已拿到正式批文,预计年底将动工建设。
2、武功山嵘源国际温泉度假村二期
该项目总投资3.1亿元,上半年已投资1亿。二期工程为一栋四星级酒店及23栋公寓,目前已完成酒店、公寓的基础建设,13栋主楼的土建工程竣工,计划明年年底全面完工。
3、车田村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上半年已投资440万元。对整个古村房屋进行了仿古改造工,新修580米进园大道,跨岛大桥建设完工,笔架山水面清淤完成,地面进行了美化、绿化和硬化。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招商意识。
领导重视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前提,我局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旅游招商引资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坚持两手都要抓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旅游工作不动摇,一手抓招商引资工作不放松,以招商引资工作来推动旅游工作的全面开展。
2、储备招商项目,积极进行申报。
我局根据我县的资源优势,认真分析研究省内外的产业转移动态,更新、完善了4个招商项目:文家旅游接待中心项目、武功山羊狮幕景区项目、武功湖水上游览项目、四星级宾馆建设项目,分别在共和国央企回故乡项目、对接中央苏区项目、省、市重点项目中积极进行申报。通过对项目的包装及申报,提高了招商项目的合理性和影响性。
3、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
村旅游营销方案篇4
一、引言
体验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是未来营销的主流,而旅游产品的核心就是游客的体验,运用体验营销,将是娘子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选题背景
当代体验经济正值快速发展的势头,体验营销应运而生。作为典型的以出售体验为主的经济模式来从客户的体验中谋取利益的旅游业是体验经济的大舞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大量的城市居民想摆脱城市钢筋混凝土的束缚,走向大自然,由此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娘子关,乡村旅游模式最具有特色,更是发展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重中之重。而想谋求更好的发展,传统的营销手段明显不能满足需求。由此,笔者在此将试图从另外一个新的角度,运用体验营销理论对娘子关旅游业的营销活动进行探究分析,从而促进其发展。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体验经济时代,面对激烈的国内旅游市场,为娘子关引入体验营销模式,从而促进娘子关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乡村旅游是娘子关旅游业最具魅力的特色品牌,其开发和利用对阳泉市旅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娘子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而以煤炭为主要经济支柱的阳泉市,具有与其他煤炭城市一样的诟病,那就是“一煤独大”的畸形经济结构。因此,阳泉市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转型,按照阳泉市政府的规划,要以旅游业为突破口,调整经济结构。娘子关在当今的体验经济时代,引入体验营销这一新的模式,不仅能够为娘子关当地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满足游客高层次的体验需求,而且对阳泉市经济的结构转型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体验营销概述
体验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它逢迎了当今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需求,为顾客创造有价值的体验,是未来营销趋势的主流。
(一)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世界正朝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方向发展,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营销体验的出现是时代所趋。
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需求层次因而得到提升。马斯洛曾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指出人们有五种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一阶段,前四种需求得到大幅度满足,“自我实现”的阶段将来临。同时,消费观念得以更新。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时代不同,体验经济时代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他们的目光不单局限在产品和服务本身,消费体验的过程以及得到的感受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所以体验营销是基于当前时代而产生的,并且产品设计开发是离不开体验的,它需要与消费者进行适当的互动,才能开发出受欢迎的产品。所以企业要为消费者营造更好的体验氛围,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提升自身产品的价值量,占取更大的市场,更多的从产品中获取利益。
(二)体验营销的内涵
关于体验营销的内涵,学者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以下代表性的观点:
1998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提出了体验营销的内涵。他们指出,体验营销作为一种营销理念,它需要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以及关联五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定义。就他们看来,体验营销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我国著名学者马连福指出,体验营销是“企业通过充分运用产品或服务这个道具,在满足顾客体验需求的基础上,为顾客最大化创造价值的营销活动的过程”。他的观点充分肯定了体验营销的价值,认为企业和顾客都要从这一过程获取价值。
笔者认为,体验营销是企业以有形产品为其载体、服务作为其支架、关心顾客体验为其核心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一个广大的社会场景中开展的使顾客获得体验过程美好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
体验营销在各个行业正在悄然兴起,作为以出售体验为盈利手段的旅游业也不甘落后。面对激烈的国内旅游市场,娘子关的乡村旅游业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体验营销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主流营销。
三、体验营销在娘子关乡村旅游业的应用分析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各行各业提出了体验营销的要求,而乡村旅游的体验本质决定了该行业更需要体验营销,同时,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正逐渐趋向于深层次参与的体验式旅游。而在山西省阳泉市的娘子关,这个主要发展旅游业的乡村地区,面对时代的变化,由于从业人员营销观念的落后以及娘子关旅游自身的一些劣势,旅游业发展缓慢,在此情况下,娘子关引入体验营销成为必然。
(一)娘子关乡村旅游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常用于战略分析,通过罗列出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S(strength)、W(weakness)、O(opportunity)、T(threat)的表现,然后将各种因素匹配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制定相应的战略。下面,将对娘子关乡村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娘子关在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是晋冀的咽喉要地,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华北最大的岩溶泉群就在此,娘子关瀑布更是“全国十大水帘洞瀑布”之一,瀑布旁还广泛分布着水帘洞等景观,景色秀丽优美,为游客打造了一幅纯天然的完美画卷。
(2)乡村旅游产品优势。娘子关融合了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观、浓郁的乡村风情与乡村文化等,这就为娘子关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古老的习俗和丰富的美食都给游客带来了不少的乡村风情。
(3)乡村旅游爱好者快速增加。目前,国内外普遍流行回归大自然、感受乡村生活的现象,大量的城市居民想摆脱城市钢筋混凝土的束缚,娘子关城内民宅、街道仍保持原貌,这里简朴的百年老屋,是人们体验乡村宁静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
2、劣势分析
娘子关发展乡村旅游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将影响到娘子关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知名度小。来娘子关旅游的游客多来自山西省、河北省附近,其中,山西省内的游客居多,游客来源的单一,说明娘子关只在山西省及其周边有一定的名声,而缺乏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娘子关的知名度不高。
(2)交通不便。到达娘子关的火车,只有石家庄到娘子关的车次6031和太原到娘子关的车次6034,这是很有历史年代的绿皮火车,运行速度慢,花费时间长,而且列车内环境较差。加之运行时段与游客旅行计划的冲突,选择坐火车来娘子关旅行的人寥寥无几。
(3)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从事娘子关乡村旅游业的当地农民,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旅游营销培训,来娘子关旅游的游客需求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将会降低对娘子关乡村旅游的兴趣,长此以往,不利于娘子关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3、机会分析
2014年4月9日,阳泉市政府办公会议原则通过《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奠定了旅游业在阳泉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按照阳泉市旅游局目前的规划,在2018年之前要实现娘子关等景区升4A级目标,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家乐”和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等建设,创造各类休闲旅游度假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4、威胁分析
环境污染是娘子关乡村旅游开发的的巨大威胁。由于娘子关地处晋冀两省的交界处,这里也是煤炭大省山西省的煤外销的交通要道,大型运煤车的频繁过往,使道路两旁的山水大受影响。另外,娘子关的石灰资源很丰富,当地开办了好多零星的小工厂,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条件的限制,这些工厂在净化方面的技术还很落后,导致粉尘直接进入大气,长此以往,将威胁到娘子关的山明水秀。
四、娘子关乡村旅游体验营销应用的改进策略
为游客提供一系列具有美好回忆价值的体验是娘子关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核心。可以说针对不同的游客,想要满足各种游客的体验是很难的,这是一份复杂的工作。但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大体分将游客的体验分为五类体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维体验、行动体验、关联体验。
(一)感官营销策略
感官营销是企业经营者力致于为顾客创造知觉体验,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与味觉上的有效整合而调动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一种营销策略。娘子关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很多,乡村特色鲜明,游客从多种感官去感受,会受到强烈的震撼。
(二)情感营销策略
体验营销者认为消费者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娘子关相关旅游营销产品是建立在游客情感基础上的,也就是旅游景点的开发者秉承以游客为主的营销观念,密切联系游客,使其感到宾至如归。与此同时,开发者可以通过对游客提供其真正特色的服务和产品,从而使游客产生积极、热情的情感和情绪,进而加大了旅游者对娘子关旅游的满意率。
(三)思考营销策略
思考营销,是以一些有创意的方式来引起顾客的兴趣、惊奇、对问题的思考,启发消费者的智慧,给顾客带来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过程。娘子关乡村旅游资源蕴含着不少历史、地理和人文知识,积极地引导游客游客想象思考,会给与游客更加持久,耐人寻味的体验。
(四)行动营销策略
娘子关的乡村旅游项目参与性很强,非常适合开展行动营销。要鼓励娘子关本地的村民们积极邀请游客参与互动,在娘子关,诸多村庄在每年的正月十六都有武打、耍叉等其内容多为模拟古战场故事的活动,俗称社火;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这里的村民晚上会成群结对地将灯放于水中,为祈求河神的保佑,这一习俗被称为河灯。这一活动,是加深游客体验乡村风俗的载体,应该引导游客积极参与进来。娘子关当地的旅游业从业者可以以这些古老的习俗吸引游客,积极和游客互动,让游客体验乡村古老的习俗,从而获得过程中的美好体验。
(五)关联营销策略
关联营销的目的是通过顾客发展起身边的社会关系,使得顾客构建起对企业品牌的依赖度及忠诚度,进而形成使用此品牌的大范围的稳定群体。从市场调查的结果来看,游客对娘子关乡村旅游产品的重复消费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为了建立并扩大娘子关乡村品牌的顾客群体,企业采用关联营销的方案是有必要的。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