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论四知>“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阅读答案及翻译

杨震论四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其贤而辟之(    )            ②当郡(     
③何无知(       )           旧长者(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译文:           
②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           
21.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2分)

参考答案
19.(4分)①听到②到;去③说④老朋友
20.(4分①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给分点:“故人”“知”,反问句式)②(我要)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铪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给分点:“以”“遗”“厚”,省略句式)
21.(2分)拒绝下属夜怀金十斤相送,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1分),表现出杨震淸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1分)

参考译文
杨震小时候喜欢学习。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四次升迁,从荆州刺史转任东莱郡太守。在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这样做呢?”王密说:“夜深了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金子)羞愧地出去了。
后来杨震调任做涿郡太守。他品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孙常吃素食,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德高望重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劝他),杨震(回答)说:“让我的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种为人清白的风气留给他们,这样的遗产不也很丰厚吗?”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18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3日 11:49
下一篇 2023年1月3日 11:49

相关推荐

  • 任翻《春晴》阅读答案赏析

    春晴 任翻 楚国多春雨,柴门喜晚晴。 幽人临水坐,好鸟隔花呜, 野色临空阔,江流接海平。 门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 这首诗表现…

    2023年4月10日
    279
  •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学而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2022年11月28日
    247
  • 苏轼《教战守策》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战守策》,苏轼散文名篇。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苏轼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

    2022年12月17日
    273
  • 《劝学》的原文以及翻译

    《劝学》的原文以及翻译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劝学》的原文以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2024年8月11日
    310
  • 初中文言文专项训练题

    初中文言文专项训练题   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也,果诚②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③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④…

    2022年12月3日
    231
  •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   庸人自扰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比喻常常有人跟自己过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烦。下面是关于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庸人自扰文言文…

    2023年1月6日
    4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