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朗读六国论

高中文言文朗读六国论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六国论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六国论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随)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四、词类活用

  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①古义:他实际上。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祖父:①古义:祖辈父辈。

  ②今义:爷爷。

  3、至于:①古义:以致,以至于。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①古义:智谋,力量。

  ②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可以:①古义:可以凭借。

  ②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故事:①古义:旧事,前例。

  ②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六、句式

  1、举(之)以予人(省略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3、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结构后置)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6、洎牧以谗诛。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呀!

  本文来源于语文网,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24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4日 13:03
下一篇 2023年1月4日 13:03

相关推荐

  • 送别诗鉴赏方法及代表诗赏析

    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离别之情的诗歌。诗歌所表达的是送别时的离情别绪。正如江淹《别赋》所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

    2023年4月9日
    221
  • “王继恩,陕州陕人”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王继恩,陕州陕人。周显德中为内班高品。太祖召见,赐名。累为内侍行首。 雍熙中,王师克云、朔,命继恩率师屯易州。自岐沟关、君子馆败绩之后,河朔诸路为契丹所扰,城垒多圮。四年,继恩按行…

    2022年12月29日
    250
  • “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下笔辄千百言。入太学,有声一时。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汝明约无饰华侈,协力承亲欢,然后受室。登进士第,历卫真、江阴、宜…

    2022年12月29日
    271
  • 苏轼《浣溪沙惭愧今年二麦丰》阅读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①    苏轼 惭愧今年二麦②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馀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③。    【注】①本诗是元丰元年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②…

    2023年4月9日
    243
  • 湘月龚 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

    2023年5月6日
    260
  • 高中文言文《介之推不言禄》赏析

    高中文言文《介之推不言禄》赏析   【作品介绍】   《介之推不言禄》讲介之推跟着晋文公在外流亡回国后,晋文公酬劳功臣,独独遗漏了他,他不夸功,不求赏,反而和老母隐居绵上深山,最后…

    2023年1月11日
    2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