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下面是其文言文知识点,欢迎阅读:

  词类活用

  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通假字

  知:通“智”,智慧。

  一词多义

  1 其:

  ⑴指示代词,“那"——及其日中如探汤。

  ⑵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问其故。

  2为:

  ⑴通“谓”,说——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⑵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古今异义

  ⒈盘盂:

  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今义:用来装痰、人的排泄物的盘子。

  ⒉汤:

  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加热煮熟后的汁液。

  ⒊去:

  古义:距离,离、相离。

  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⒋援:

  古义:引,拉

  今义:支援,帮助

  简述

  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只不过这点距离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中午热早上凉,中午热早上凉是太阳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两小儿辩日”中讲的那个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28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5日 11:43
下一篇 2023年1月5日 11:43

相关推荐

  • 《祭常山回小猎》

    苏 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 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 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 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朝若用西凉簿, 白羽犹能效一挥。…

    2023年5月15日
    228
  • 郢人燕说文言文翻译

    郢人燕说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郢人燕说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郢人有遗…

    2023年1月6日
    313
  •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   很多诗句都是带修辞手法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带修辞手法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偶   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

    2023年4月27日
    211
  • 文言文阅读《义鼠》附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阅读《义鼠》附答案及译文   《义鼠》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意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

    2023年1月11日
    314
  • 《壮士缚虎》阅读答案及翻译

    壮士缚虎 (清)沈起凤《谐铎》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①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

    2023年1月4日
    289
  • 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知识点:六国论

    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知识点:六国论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2023年1月11日
    2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