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论学问文言文翻译

林逋论学问文言文翻译

  《林逋论学问》这篇文言文你阅读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林逋论学问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林逋论学问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①,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②。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选自林逋《健余劄记》)

  【注释】

  ①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②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译文】

  求学的人提问,不只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只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和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作为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启发与借鉴】

  学与问。上文中说,问是为了学,而学又是为了做人,这就把学习的目的与途径都讲清了。刘开在《问说》中指出:"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引起疑问),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作者从文与学的关系入手,指出"问"的`重要作用。至于学习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如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明晓)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才)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四寸,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而完美)?"

  【阅读训练】

  1.解释:

  (1)独(2)方(3)辩(4)诸(5)实务

  2.翻译:

  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3.北宋初期"晚唐体"诗人之一的林逋有"梅妻鹤子"之称,其诗《山园小梅二首?其一》中"_____,_______"两句更是脍炙人口。

  【参考答案】

  1.(1)只(2)方法、技能(3)探讨、分辨(4)"之于"(5)实在的事情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48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8日 01:29
下一篇 2023年1月8日 01:29

相关推荐

  • “幸灵者,豫章建昌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幸灵 幸灵者,豫章建昌人也。性少言,与小人群居,见侵辱而无愠色,邑里号之痴,虽其父母兄弟亦以为痴也。尝使守稻,群牛食之,灵见而不驱,待牛去乃往理其残乱者。其父母见而怒之,灵曰:&l…

    2023年1月1日
    240
  • 古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古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的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报国 1. 建功…

    2023年4月11日
    224
  • 《观沧海》《泥古者愚》阅读答案及翻译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楼记(节选)&nb…

    2022年12月29日
    312
  • 古典诗歌的形象鉴赏试题及答案解析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

    2023年4月10日
    221
  • 文言文《刻舟记》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刻舟记》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参考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

    2023年1月11日
    222
  •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 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 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 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 不系有兴亡。 即事为诗,比较自由随便,不像军国大题目那么庄严。小斋即事,当…

    2023年5月15日
    2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