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丛水仙,由于独特的品质特征和韵味近年来越发受到市场的追捧和茶客的喜爱。通常来说,老丛水仙的树龄是需要存活100年以上的百年老枞水仙,真的存在吗?达到一定的年限,只不过一直没有准确的年限定义,大部分情况下,树龄在50年以上的水仙茶树就基本能被称之为老丛水仙,而树龄超过100年的水仙茶树则被称之为百年老丛水仙,属于水仙珍品。
首先想要考究武夷山百年老丛的树龄,就需要从水仙种植历史说起。根据张天福老先生1939年所撰写的《水仙母树志》所载,水仙母树最早于清朝道光年间(即公元1821-1850年)在福建建阳小湖乡大湖村的严义山祝仙洞下被发现,发现迄今已有两百多年。
如今在建阳区书坊乡书坊村甚至还留有15株百年老水仙茶树,是刘登惠于清同治四年至十三年(1865—1874年)栽种的,至今有一株最高的茶树,高达639厘米,实为大乔木。
之后,水仙种在光绪年间(1875-1908)随着种茶、制茶的茶工被带到武夷山种植,这一时间点在1943年出版的民国著名茶学家林馥泉所著《武夷茶叶之生产制作及运销》有明确提到过。
水仙茶树的种植栽培方式在当时并不繁杂,那时候茶叶产销尚未工业化,茶农并不追求极高的产量,栽培之初基本都是采用种子种植或者扦插技术。这种最初的栽培方式可以保证水仙茶树在无需人工精心育种培苗、施肥修剪、中耕除草等环节下,依旧可以持续生长。
如果按照史料所记载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方式来推算,并且不考虑战乱之后再重建、生产栽培方式变革等变数因素,从光绪至今,武夷山现存的老丛水仙树龄最老可以超过140年。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一篇名为《永春五株闽南水仙老母树》文章中却又提到,永春县湖洋镇溪西村现存留的五棵树龄高达154年的水仙老茶树是于清咸丰年(公元1857年),移植武夷水仙茶苗培育所制…..按照移植节点和史料时间线,武夷水仙的传入史或许更早,如果还留有,那么武夷水仙老茶树树龄最高已经超过160年。
接着,在查阅武夷山百年老丛水仙产区的时候,发现其相关信息出乎意料地少。根据目前主流观点阐述,武夷岩茶正岩核心产区现存有百年树龄水仙的区域主要在慧苑古井、慧苑枫树窠、慧苑炉岫、竹窠、水帘洞;高山产区主要在吴三地、樟树墩、竹坑。
虽然这些存有百年树龄的水仙茶树的产区未被公开,但史料却间接性给出了一番证实。
1942年-1944年,茶人叶鸣高曾到武夷山调查武夷茶树品种,在其发表著作《闽茶》1946年7、8、9期中就清晰记载了水帘洞存有1905年从水吉引种的水仙茶树;民国茶人倪郑重所著的《倪郑重茶业论集》同样也提到,在1916年泉苑就已确定了水仙的规格和质量。
泉苑在当时所拥有的主要山场碧石岩、竹窠、慢云岩、弥陀岩、著名的慧苑东厂,所以这几处山场目前仍有百年树龄的水仙概率其实很大。还有一家创立于1862年的百年老茶号“奇苑茶庄”,当时以“三印水仙”广为人知,而奇苑在20、30全盛年代拥有的主要山场正是幔陀峰、霞宾岩、宝国岩、竹窠、炉岫岩,其实在某一个层面上也反映了这几处山场存有百年老丛的可能性。
当然,以上所有的推论都基于史书记载和相关资料进行,并不具备权威性。但目前至少可以得到的答案是,武夷山现存的百年老丛树龄最高或许已经超过160年,而武夷山正岩核心产区现存有百年老枞可能性大的区域有:慧苑、竹窠、水帘洞、幔陀峰、碧石岩、弥陀岩等。
老丛水仙的存在和它的树龄一样,是一道神秘面纱,在等人去发觉。很庆幸,在那么多老丛水仙茶品里出现了一个能引起消费级谈论的茶品,映射出老丛水仙更多的故事性。而剩下的故事,跟着泽悟一起去探索,让这位把秘密藏在时间里的使者面容能得以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