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语文阅读技巧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内容初中语文阅读技巧——文言文,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帮助。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文言文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初中阶段常用文言虚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为”“于”;起连接作用的,如“乃”“则”“而”;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

  常用的文言虚词有二十多个,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这十五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作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那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代替,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类虚词的用法及意义。通过反复训练,熟记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

  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是在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正确理解词义及文言句式,需掌握关键性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依据各类句式的特点,正确把握文句的意思,着眼点放在对课文核心句、文眼句及其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式的理解及翻译上。在今后的中考中,句式的理解和翻译,仍是考查的重点。

  【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此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柳河东集》)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自西山道口径北(径北:一直往北)

  B.其旁,出堡坞(出:从……出来)

  C.不得一售其伎(伎:通技,技巧,这里指奇景)

  D.神者倘不宜如是(是:这样)

  3.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土断而川分

  B.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

  C.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D.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4.找出下列句中含意动用法的一句

  A.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B.益奇而坚

  C.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D.是故劳而无用

  5.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写小石城山的_____、_____和_____,第二段从小石城不处中州而“列是夷狄”来探讨“造物者”的有无,以此抒发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6.翻译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此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柳宗元 2.B 3.A 4.C 5.位置形状奇丽景色被埋没于南荒的愤懑不平。 6.这个地方的灵秀之气,不创造伟大人物,而只创造这些景物,所以楚地的南部人才少而石头多。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排列语序

  课标与教材对句子排序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培养正确解语段内容,在语段中正确地衔接上下文,及运用句子组段的。

  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1.空间关系: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

  2.时间关系: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等。若有回忆或描写上的使用插序手法等因素,那就更应该仔细分析和推敲。

  3.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由易到难,或由浅人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

  4.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5.规律: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为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排序类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切入口。对语句排序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常见考法

  句子排序试题的主要题型依然是选择题和填写题。在一段文字中为上下文衔接选填恰当的句子;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并前后衔接一致;在一段文字的空白处插入与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在语段中选填句子顺序正确的选项;在一段文字的末尾填写与前文相一致的句子。因此,解答句子排序试题,要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误区提醒

  例 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每人都拥有财富。是财富,它能增长智慧,也能美化心灵;_______,_______,

  _______;挫折是财富,它能积累经验,也能磨炼意志……拥有这些财富,人生就会多姿多彩。

  答案示例:亲情是财富它能温暖心灵也能抚平伤痛

  分析:这是一道填写题,要求考生以“财富”为中心词,参照前后句式写三句话,并且要与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答题时,考生可能会在“财富”内容的具体选择上一时拿不定主意,或者是确定了具体对象却无法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影响得分。

  【典型例题透视】

  例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答案:B

  透视:这是一道选择题。试题材料以文学为描写对象,以排比嵌套比喻的手法,从四个方面进行描述。试题抽去每一分句的第一句话(这四句话分别从四个角度对文学设喻)列于题后,打乱顺序后让考生进行归位选择。解答此题,可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四个方面入手,将每一个喻体与其后的描述联系起来,看它们是否意蕴连贯。

  《土地的誓言》课文知识点

  【—《土地的誓言》课文】同学们对《土地的誓言》课时的智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土地的誓言》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chì痛 嗥háo鸣 谰lán语 镐gǎo头 污秽huì 默契qì

  2.解释下列词语。

  (1)炽痛:热烈而深切。(2)标直:笔直。(3)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4)亘古:远古。(5)污秽:肮脏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

  P59 注释①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

  ◇字词积累:P59 注释②,P60注释②—⑤

  1. 呼告: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P61)

  2. 修辞:排比、反复

  3. 贬词褒用: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P59)“泛滥”表达激愤狂放的心情不可遏抑。

  4.人称变换:由第一段的“她”变成第二段的“你”,表达情感的变化;将“土地”比作“母亲”,更加亲切。

  上面对《土地的誓言》课时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哦。

  初中语文阅读题精选之秋天的怀念

  【—阅读题】拿下初中阅读题的高分离不开细心耐心和用心,希望同学们可以谨记了,下面为大家整合的阅读精选题目是秋天的怀念,大家准备好答题了吗。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着。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跟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第一段写“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这“无常”是什么意思?这一段中最能表现“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2、当“我”暴怒无常的时候,母亲是怎样做的呢?分析一下这样做的原因。

  3、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

  上面为大家整合的阅读精选题,想必各位同学都做到细心耐心用心了吧。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初中语文讯息尽在哦。

  初中语识文基础知识之自然环境描写

  【—初中语识文之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一)自然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契诃夫论文学》)

  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

  3、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 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 ,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 ”

  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初中英语。

  5、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6、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总结: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重要语句翻译(第二册)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

  中考语文得高分的六个方法

  (一)学语文该学些什么呢?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只有文化底蕴丰富了,以后才能够做到对学习各种阅读训练材料、写作指导之类的东西游刃有余。因此,一要多读一些史、传、文摘之类的书,多看一些现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之类的著作。但是仅仅多读多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必须要把学习到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当读了一定数量的书后,我们的眼界便开阔了,思考问题也全面了,于是文化底蕴便开始丰富了 初中生物。二要重视读史、(包括社会发展史、文学史、科学史等)读传、读文摘,这样收获会很大。读史,可以增长我们的才、学、识;读传,可以让我们时时感到一位历史伟人的精神力量,明确自己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读文摘,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取舍。我们注意到有许多学生买了许多介绍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书,读书时抄抄写写、录文断句。不可否认这对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帮助,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文化底蕴。

  (二)学习语文的六步法(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6)记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三)固定读书时间的重要性。学习语文应该是一件轻松的学习活动。学习语文其实不用刻意去学习,它靠的是日积月累和逐渐的积淀。每天固定地拿出一些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十分重要。当阅读和写作成为习惯后,任何一位同学都会对“语文”产生兴趣,并发展成“爱好”的。久之您的文化底蕴就会越来越深。

  (四)打牢语文基础。从古至今,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是从学习语文入门,开始“学习”的。语文是其它所有学科的基础,数、理、化、史、地、哲等各门学科都离不开对文字的理解。因此同学们必须要打牢语文基础,语文方面的基础知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学好语文不能靠临时突击,要靠平时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多积累,多归纳,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文学基础知识非常广泛,有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篇章、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古代文学常识、作家作品、诗词鉴赏、语法应用等,这些知识都要做到分别掌握,方法是多读、多写、多摘录、多归纳。

  (五)要讲究学习效果。主要是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和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的目的,制定学习计划。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中是极为重要的,平时多请教老师,多与同学讨论,多进行探究,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学们还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多研究别人的学习经验,探索出适合自己风格的学习方法。特别要重视语感培养、知识的归纳和累积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

  (六)要重视总结相关的学习要点,浓缩知识的精华。例如:

  1.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

  2.说明文的要素: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方法、语言和观点的连接。

  3.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4.文章的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5.修辞的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等。

  6.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7.词的分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8.短语分类: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等。

  9.句子六种成分的位置顺序:主、谓、宾、定、状、补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67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10日 11:26
下一篇 2023年1月10日 11:26

相关推荐

  •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四年春,齐侯①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②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ldquo…

    2023年1月3日
    234
  • 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归纳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

    2022年11月28日
    177
  • 古代诗歌鉴赏习惯用语

    古代诗歌鉴赏习惯用语 (一)形象、观点: 恋友思别,羁旅思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钟情山水,归隐田园; 献身边塞,反对征战;不慕权贵,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矢志报国,壮志…

    2023年4月9日
    142
  • 王勃《别薛华》阅读答案及简析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

    2023年4月4日
    217
  • 司马光传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传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传》出自《宋史》,《宋史》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司马…

    2023年1月8日
    212
  • 赞美长城的诗词名句

    赞美长城的诗词名句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守护着一个民族最基本的韧性和坚强,下面是赞美长城的诗词名句,欢迎欣赏品读。   赞美长城的诗词名句 …

    2023年4月20日
    1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